清明节缅怀烈士的演讲稿
演讲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质等来划分,是演讲上一个重要的准备工作。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演讲稿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节缅怀烈士的演讲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缅怀烈士的演讲稿1
亲爱的同学们: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再过几天就到了清明节,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和家长们去祭祖扫墓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的就是每当这个特殊的时候,人们都会倍加思念已经死去的亲人,心情难免伤感。
在中国,人们都有在清明为亲人,为长眠在烈士陵园的英烈们扫墓的习俗,用这种方式来怀念逝者,寄托哀思。这个传统对我们这样一个崇尚礼仪、明礼诚信的民族、一个充满仁爱,讲究和谐的礼仪之邦来说,绝对应该传承发扬。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城市化进程中、在现代文明的熏陶中、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最可怕的是主流民族文化精髓缺失,本民族长期形成的传统美德的泯灭。所以,在清明到来时,我们应该宣传、弘扬兼融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亲情、传承善感恩、敬老爱幼的良好风尚。祭奠,只是一种形式,但它可以唤醒我们心中的激情。祭奠可以表达我们心中的情感。祭奠祖先,表达的是子孙对亲长的追思,这种情感显示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孝道,它不仅是思念的情感和行动,更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对先人永怀感恩之心,感谢先人赋予我们生命并给予荫庇,并借祭奠将这种感恩的心传继给后代,让他们珍惜眼前的亲人,笃行孝道!“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唤起的是怎样一份对家对长辈对亲人的深切的牵挂!
缅怀先烈,让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我们头顶的红旗是怎样的灿烂?在灿烂和恢弘里,她叠印着那枪林弹雨中挺起的坚毅身躯,那弥漫硝烟中发出的震天吼声,甲午海战、“九·一八”事变、大渡河畔、淮海战场上隆隆的枪炮声,那关天培、邓世昌、杨靖宇、董存瑞无畏的气概,“中华英雄”,刀刻般写铸不朽历史诗篇。清明,我们缅怀先烈,回眸英雄事迹,聆听生命长眠、精神永垂的乐音,解读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在心底巍然矗立一座民族气概的丰碑!无数英烈用他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烈的爱国乐章。难道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他们非常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他们深深懂得:在祖国危亡之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拯救祖国,捍卫祖国、建设祖国是自己的责任,为了祖国的解放和繁荣,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战火中出生入死,监牢里坚贞不屈,刑场上大义凛然,灾难来临时挺身而出,他们用生命、热血换来了华夏民族的新生。
英烈们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贫穷落后。为了圆民族强盛梦,让先烈的理想变成现实,每个炎黄子孙责无旁贷地担负起建设富强祖国的历史重任。新的世纪给爱国主义注入了新的内涵,爱国不再让我们去抛头颅洒热血。但今天我们在这里讲爱国,我想首先应该落脚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爱校、敬业上,试想一个不爱自己工作的人,一个不爱自己学校的人,一个不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还能谈得上爱国吗?不管我们将来走到哪里,不管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我们都是祖国的儿女,肩负着先烈们没有完成的事业。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也会像他们一样毫不犹豫地奉献一切,即使没有显赫的名声,没有丰厚的报酬,我们也无怨无悔。
清明节缅怀烈士的演讲稿2
亲爱的同学们:
正当春回大地,万物欣欣向荣的美好时节,我们再一次来到烈士纪念碑前沉痛吊唁为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让义士的精神再一次慰藉我们的心灵!
那些沉睡在义士墓里的英雄们,曾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人享受和平安乐的学习环境,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短暂的青春谱写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可歌可泣的光辉篇章。
他们当时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这些后人能在宁静平和的环境里争分夺秒的学习,用文化知识振兴中国,让我们中华民族永久耸立在世界列强中。
来吧!孩子们,仰看我们头顶飘扬的五星红旗,看看我们胸前飘舞的红围巾,你感遭到革命先辈们那一腔热血中涌动的博大和无私吗?你领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源于革命先辈的'奉献和牺牲了吗?请让我们天天天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处祭奠这些英灵;天天天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外,给他们敬个庄重的礼。也让我们天天天天,都在心灵的最深处,回忆革命先烈们的艰辛与努力!
孩子们,让我们在这个生气蓬勃的季节里,感恩那些为我们牺牲了一切的人;让我们在这个生机盎然的季节里,争分夺秒地学习上进,以报答那些伟大崇高的灵魂吧!
【清明节缅怀烈士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清明节缅怀烈士演讲稿09-24
清明节缅怀革命烈士演讲稿12-26
中学生清明节缅怀烈士演讲稿01-12
小学生缅怀烈士演讲稿06-27
清明缅怀烈士们小学生演讲稿06-16
清明节烈士的演讲稿07-03
清明节缅怀先烈的演讲稿12-27
清明节缅怀先人演讲稿01-20
清明节缅怀英烈演讲稿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