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演讲稿网>工作>家长会发言稿>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

时间:2024-08-15 07:42:45 家长会发言稿 我要投稿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范例[3篇]

  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需要使用发言稿的事情愈发增多,发言稿是一种实用性比较强的文稿,是为演讲准备的书面材料。怎么写发言稿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范例[3篇]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1

尊敬的学校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你们好!

  首先非常感谢校方给了我们家长一个相聚和沟通的机会。今天,我有机会站在讲台上与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到一丝慌恐。因为我知道,与在座的各位家长朋友相比,我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与其它优秀的孩子相比,我的孩子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我今天要和大家说的,谈不上什么宝贵经验,只能说是自己的一些体会和感受。如果在某些方面能够引起各位的共鸣,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下面我就从两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孩子要理性定位

  作为家长,特别是妈妈们,在朋友相聚、亲人团聚的时候,谈得最多的话题恐怕就是孩子,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家长们的攀比之心、虚荣之心往往把自己弄得很烦恼,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孩子为此也没少挨骂。我认为,一是要对孩子客观定位,不要把孩子当作天才,觉得自己的孩子就该考第一;二是不要把别人的长处拿来与自己孩子的短处相比,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世上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孩子。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孩子在性格修养、心理素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方面也不相同。所以对孩子的教育绝不能公式化、模式化。做父母的,要经常同自己的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充分了解孩子的理想抱负、喜怒哀乐、兴趣爱好,比较全面地掌握孩子在学习、心理、生理上的变化。通过对孩子的`全面了解,对他进行理性定位,做到因人施教,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得到满意的回报。

  二、要多方位培养孩子的兴趣

  日本的早教专家木村久一曾经说过:“天才就是兴趣。”这表明兴趣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这里主要是讲特殊兴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素质教育。

  孩子的兴趣是需要家长来发现、引导和培养的。我们要为发展孩子的兴趣搭建一个平台。我们最常用的也是最简便的办法是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班,帮助他发现自己的特长和兴趣,先全面撒网,再重点培养。千万不要为了赶时髦而无视孩子的兴趣,强迫孩子去学不感兴趣东西。我个人认为,兴趣的培养远远大于学习本身,就拿我的孩子来说,从幼儿园到现在,我给他报的兴趣班不下几十种。有的是有针对性的,如武术、跆拳道,这主要是因为我的儿子从小就比较斯文,不爱运动,我想通过这些来提高他的身体素质;有的是我认为男孩子必须要学的东西,如象棋、围棋、乒乓球。有的是比较大众化的东西,如奥数、写作、画画;有的是我认为孩子有天份的,如:乐器、唱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从不给孩子提什么要求,我坚信学和不学绝对不一样,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只要有兴趣就一定会有收获。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儿子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他更开朗、更自信了。在征得儿子的意见后,我现在只给孩子保留了三个他比较有兴趣且表现比较突出的项目。

  通过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不但可以使他在某些领域有专长,增强自信,而且,说不定还可以为孩子以后的成功之路多打开一扇门。

  各位家长,教育是一份责任,教育是一门艺术,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园丁的辛勤培育,而且还不能缺少家庭的关怀,以上所说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不当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2

各位家长朋友、同学们:

  大家好!我非常感谢李老师给我们家长提供一个这样的交流机会。下面我把我带孩子的点滴体会与家长朋友交流一下,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要学习,先立志。定目标,找动力。

  就孩子学习来说,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的动力。而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这个内因是什么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而学恐怕不少孩子认为是为家长而学,为老师而学,而没有想到是为自己而学。如何把要我学习变为我要学习,这是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打开这智慧之门的钥匙,就是定目标。

  家长和孩子坐下来,分析自己孩子的资质和秉赋,寻找一个既适合孩子的实际情况又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古人有一句名言:“法乎其上取其中,乎其中取其下”。意思是说,如果你向高的目标努力,很可能取得的结果是中目标,如果你向中目标努力,那最终取得的结果可能是下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向全国一流重点大学努力,很可能你只考取二流的重点大学。有了高高在上的目标,接下来就要攻克攀登路上的障碍,从每一天做起,一步一个脚印。具体到寻找适合自己的最好的学习方法,认真对待每一次作业,提前做好预习、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女儿她爸爸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条信息:好习惯能在21天养成。我们在两个孩子身上试验了,都取得了成功。家长们不妨试试。

  现在,我们的孩子大多在十三岁左右,心理学家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叫第二次断乳期。《语文报》上有一篇文章叫《十三岁综合症》。到底十三岁怎么啦我们不难发现,一方面孩子因书本知识结构的提升、难度的加大而无所适从,显得紧张焦虑;另一方面,孩子的生理、心理发育突飞猛进,成了“小大人”,处处想充大,却又固执己见,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如果家长不了解这些特点,还采取“小儿科”时候的简单、粗暴,显然是不合适宜,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二、家长作表率,让孩子在鼓励中成长。

  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一定做到。这一点对家长来说做起来不容易,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则。如果家长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电视剧、足球赛,一边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可能会反过来说:“你为什么不学习”我家一般是在孩子学习时段不看电视,吃过晚饭,女儿做作业,他爸爸陪她弟弟学英语,我收拾完家务后也看书、写作。在家里营造一种学习的氛围。

  有关专家有这样的看法:说小学四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是学生的三大斜坡,如果能顺利地冲上去,一般来说高考就不成问题。如今,我们的`孩子正处在第二大斜坡上,初二新增加了几何,英语课文和古文都越来越长。我和孩子一起分析新问题的客观难度,我对她说:大家都同样地遭遇困难,就看谁能冲上去。如果勇攀拉开挡次的“斜坡”,鼓足干

  劲全力以赴,你的理想就近你一步。孩子理解了我的意思,在几何、古文方面有意识地多花功夫,由于事先有心理准备,又在学习中注意到该用功的地方,所以,她反而没有感到在“斜坡”上费劲。

  去年期末考试前夕,学校正是综合复习阶段,免不了做大量的卷子、作业,孩子回到家,一边做作业,一边抱怨:“哎,做学生真累呀!”刚开始几天,我只是听着,后来她抱怨的次数越来越多,明显有一种消极情绪。我意识到有问题了,我对女儿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条:一是立即退学,长大了去干点苦力、拣拣垃圾也能勉强度日,二是知难而进,做浪尖上的勇者,向你理想的彼岸挺进。你选择吧!”女儿当然选择了后者,她说:“我只是说说嘛!”我说:这种抱怨,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的消极暗示,而消极暗示常常在偷偷地起作用。为什么不说:“啊,我们老师真是太负责了,今天老师给我们的复习题我全掌握了,没有辜负老师的希望!”如果天天以这种心态去面对铺天盖地的试卷,效果肯定不一样。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3

各位家长:大家好!

  首先,感谢__老师给了我和大家共同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感谢我们的孩子,因为有了他们同窗学习,才有了我们同坐一室探讨的机会!

  说实话,站上讲台与大家交流,心里很忐忑,也很纠结。作为家长,我和大家一样,都希望自己的小孩身体健康,成绩优秀,快乐成长。但是,每个小孩各有各的特点,各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应该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我们都希望能为他们找到一条合适的教育方法。作为家长,可以借鉴的间接经验虽然很多,但直接经验却很少,甚至没有,并不清楚哪种方法对自己的小孩最适合,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用,边试边看。有时我也心感内疚,甚至有些痛楚,我们的小孩从某种角度来讲,成了中国教育和我们家长的试验品。

  下面,我想就教育小孩问题,斗胆在各位家长面前谈几点个人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要用心去关注。这点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做到却很难。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关心自己的孩子。孩子们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到识字学数、知书达礼,慢慢由懵懂孩子,变成了如今的青春少年。这个过程在别人眼里看似很快,但作为父母总觉得这个过程很慢,因为孩子成长的每一步,父母的心一直担惊受怕,担心孩子的营养跟不上,担心孩子身体吃不消,担心孩子吃得太少,担心孩子跟坏了伴,担心孩子学习成绩,担心孩子受了欺负等等。担心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就是尽力的满足他们,为他们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东西,甚至把自己的意愿也强加到孩子的身上,要求他们按照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去努力、去奋斗。可我们掏心掏肺地去做,他们却不理不睬,实际效果有时还适得其反,这就值得我们反思,我们是不是对小孩要求太多,对自己反省太少,我们用的心是否恰当、方法是否科学,是否能被小孩接受。关注孩子的方式很多,比如关心他生活、学习、心理变化等等,但用心关注首先要有耐心,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孩子每天都在变化,有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多了些优点,有时候又会发现他们带上一些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们成年人如此,何况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所以我们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长处,也应该包容他们的一些缺点。我们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允许他们有失误,当然,也要及时去发现和指出他们的缺点,创造条件和机会让他们改正,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谩骂。学到知识,掌握本领,懂得越来越多是成长,改掉坏毛病、改掉不良习惯和习气、不断地改正缺点也是成长。用耐心等待他们慢慢成长,相信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地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

  第二,要用情去感化。目前,我们的小孩正处青春期,又在迎接中考的关键时期,这个年龄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身体变化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强烈的逆反心理。如何陪他们安全渡过这个时期,相信大家都很困惑。打不得、骂不得、多说不得,更不要说批评了。你说一句,他顶两话,你要他向东,他偏要向西。你说应该这样,他说应该那样,再说,不是吵起来,就是说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甚至关门不理。看着不说,你过不去,说了,他不高兴。如果处理得不好,大人心情烦躁,小孩情绪不佳,心情不好必然影响学习。我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但和他们相比,的确也有差距,比如获得的信息、懂得的东西都不如他们,这个必须承认。他们也知道,父母的感情唯他莫属,只会用在他身上,没有兄弟姐妹与他争情夺爱。所以,即使知道你有理,他也会来力争,这是特殊时期的自然反应,并不值得生气。我们除了在生活上给他们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外,就是要以身作则,带头做到你要求他们做的。要以平等的态度,朋友的角色去帮他解惑释凝,特别是要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尽量少去干涉他的个人隐私。甚至多委曲自己,主动去适应他们,尽量营造宽松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读书期间心情舒畅。不要总是以长者的身份,高高在上的姿态去说教,你越说他会越反感。作为长辈,放下了身段,认真听他说,经常顺他愿,尽力解他困,用真情去感化他们。相信人心是肉长的,何况是自己的骨肉,他们心里总会理解和明白的。

  第三,要用计去引导。学习是孩子们的主要任务。如何想方设法引导孩子自觉学习,方法很多,但要因人而异。学习方法靠孩子自己去摸索、去寻找、去掌握、去运用,我们替代不了,我们主要是引导。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想过一些办法,采取过一些措施,但实际效果如何,我也不敢肯定,但不管怎么,我觉得至少要做到这么几点。

  一是引导小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学到现在,我会建议他按照自己的`喜爱,制订学习计划,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大致规定的时间内应该完成多少任务。比如每周固定的时间看电视和上网。但在定时、定量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平时有意识地把注意力引导到与学习相关的东西上去,直接或间接地达到学习的效果。比如看电视、玩电脑,我们平时就要注意,除了每个小孩子都喜爱的动画片外,多看些与信息、知识相关的节目,如“开心词典”、“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等栏目,武打、枪战、言情等节目尽量少看,大型电脑游戏不玩。

  二是引导小孩培养学习兴趣。多身教少言传,尽量营造较浓的家庭学习氛围。平时,多关心孩子的学习,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并及时帮助改正。多发现他们的优点,每个孩子都有优点,可以通过孩子的优点、特长和成功,趁机培养学习兴趣。如孩子喜欢写作,就尽量提供大量的书给他看,建议他从小开始写日记,坚持多练笔,甚至可以带头写或者发表文章,带动他写作的兴趣。多鼓励表扬少批评指责,孩子都有自尊心,当孩子的点滴成绩被认可时,他会倍感自豪。这种温和的表扬方式很容易被孩子接受,孩子也不会因一次成绩不好而失去学习兴趣。

  三是引导小孩独立思考问题。现在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作为父母在生活上、学习上理应给孩子以关心和帮助,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太多则不利于孩子成长与进步,容易使孩子增强对父母的依赖性,从而抹煞孩子的创造力。所以,从孩子稍懂事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从小事开始,从小时开始,让他自己独立行动,独立思考,鼓励孩子敢于想象,大胆地想象,遇到学习上的拦路虎,先让他自己解决,适当给以启发,在平时有意识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思考,提出他的见解和观点,以提高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也要注意引导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可以偏,观点不能过于偏激。

  最后,让我们多反思自己,多理解、多包容、多鼓励那些可爱的孩子,他们很不容易,希望他们在老师的教育下,都能健康成长!

  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相关文章:

初中学生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06-22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优秀08-27

(优秀)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15篇06-16

中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范文07-10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06-24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的发言稿07-22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经典)06-30

初中家长会家长代表发言稿06-20

家长会优秀家长代表发言稿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