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演讲稿网>工作>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

时间:2023-12-18 08:20:11 工作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我们需要用到讲话稿的情形越来越多,讲话稿是个人或个人以集体的名义,在重大的会议中,或在较隆重的场合,或各种群众性的集会上发表全部讲话内容的文稿。怎样写讲话稿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做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1

各位老师:

  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是“聚集徽语论道铜都”。我们从语文的角度可以从中提炼出一个最重要的关键词,那就是——“道”。我们为“道”而来,也将携“道”而回,最终我们也因“道”而获得一种提升,获得一种完满。“道”是我们追求更理想的人生,更有价值的生活的一个支撑。老子写的《道德经》第一篇就讲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本书自始至终都在讲一个字——道。当它加上领域的色彩,加上职业的背景,加上我们各自不同的理解,“道”也就有了千姿百态的呈现。但是,我们从教育的角度,又可以在这千姿百态当中寻求到一些恒久的、不变的、支撑我们向前走的力量。那么,这份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今天,常波老师上的《我是什么》这篇课文,看似低年级的一篇童话小故事,但是我们从“道”的高度,从我们职业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获得哲学意义上的对自我的一种判断,一种诠释。我是什么?我从何处来?我向何处去?如果这三个问题能思考明白,我相信,我们做教师,就能做最优秀的教师;做经理就能做最优秀的经理;做工程师就能做最优秀的工程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追问自己:“我是什么?”在今天早上的研讨活动中,我就尝试着回答了这个问题。我说,参加这次活动的主要有三个群体,第一个群体是什么呢?是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代表的教学专家。他们还有一个名字叫“智者”,他们内心深处有无穷无尽的教育理解和发现。老师们可不要忽略了这份资源,要尽可能地去汲取、去挖掘他们的智慧。我们的领衔人也应尽可能地把自己的智慧分享给大家,以和我们“智者”的名号相称。第二个风采独具的人群就是我们这次参加活动展示的26位老师。他们还有一个名字,一个角色是“英雄”。我一直觉得能走上这样一个舞台,面对真实的课堂,真实的学生,做真实的演绎,是充满风险的。可以说,上公开课是“高危”的选择。一堂课,无论你预设得多么精准,计划得多么周密,到现场仍然会面临诸多的挑战,诸多的变数,诸多的不可预料。当然,这也是我们教育的魅力所在。老师们这样有勇气和担当,为大家去呈现一堂课,去接受我们近乎挑剔的眼光,去尽可能地满足我们各自不同的口味,是非常难的。所以说,他们是一群“勇者”。第三个人群就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听课老师,包括我在内。我以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神”。一者,大家都是各路神仙,你们都身怀绝技,你们都是当地的精英骨干,你们都在一方土地上创造了自己的辉煌。二者,因为我们做的这份职业是教育。它不仅关乎到孩子们对语文这门工具的掌握,同时还关乎到一个人的成长。他的人性的丰瞻,他的人格的建构,他的人生的发展。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作为卷首语发表,就是《这片地土是神圣的》。不要小看我们每天站立的方寸之间,“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像陆老师这样给孩子一份安抚,一份鼓励,一份不经意的引导,那可能就会让他一生觉得温暖在心,教诲在耳。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行为也很可能会导致他对学习的反感,对人性的冷漠。教师,必须是一个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去做的一个职业。稍有不慎很可能是万劫不复的损失。但稍加留心,很可能就会创造一个无限美好的世界。从这个意义来说,老师就是孩子的上帝,就是神的角色。这份思考也算是对常波老师引发的这样一个哲学命题的回答和呼应。这是教育之道,也算是我的开篇。

  “道”需要平台来支撑,需要聚合大家的力量去攻关、去发现、去分享。我们一起梳理一下,这几天我们经历了什么,做了什么。

  一、回顾:几多欢喜几多收获

  本次活动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的特点,具体地说就是“三高”、“三多”。

  1、“一高”:活动规格越来越高。这是首次以省教科院的名义发文组织的联盟活动。这是随着活动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得到主管部门认可后应运而生的。队伍越来越壮大,阵容也越来越豪华。我统计了一下,工作室领衔人当中,特级教师一共有20位,占到将近百分之九十。这次总共参加活动的大概有五六百人,这是空前的。

  2、“二高”:我突然发现,这次台上展示的老师也好,评课的专家也好,包括我们参与的老师们,颜值都很高。这是我“惊人”的发现。可能是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大家更注重养颜的缘故。我想,这只是外在因素。只有内外兼修,你才可能保持高颜值、高风采。内在的缘由是什么呢?那就是语文教学的滋润。我在这里可以自信地说:学语文、教语文可以养颜!

  3、“三高”:活动品质越来越高。

  一是活动组织没有瑕疵。我们从第一天区委礼堂盛大、空前的场景,从市领导、区领导、局领导来参加我们的开幕仪式,从承办学校全力的组织,从主持人那一字一句充满了语文味,同时也充满了人情味的主持,都能感觉到,他们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精心的准备,为这次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二是课型丰富。在26节课当中,阅读教学16节,口语交际教学3节,习作指导教学7节。这7节课当中,有两节课是将课外阅读的绘本和习作进行整合的,教学已经延伸到课外阅读。可见,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完整的,具有包容性的。

  三是方法多样。我们可以看到,在课堂上有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新资源。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语文不仅仅是语文。我们不要局限于窄窄的教室,不要局限于薄薄的课本,不要局限于阅读教学这一个板块。常波老师一直追求真实的、自然的教学境界。更加可贵的是,陆老师在坚持自然的同时,不是不加干预的让学生随性发挥,而是积极地关注,没有痕迹地引导。一个孩子读“有的时候”这个词语时非常夸张。这是孩子常有的状态。这时,老师不急不躁,一遍一遍地让学生的朗读在老师的引导下趋于正常,最后读得合情合理,有滋有味。老师还提示他要做一个绅士,想想绅士应该怎样说话。这仅仅还是在教语文吗?而这一切都做得那么巧妙,这就是高明的教育。另外一个孩子回答“我是魔鬼”时,老师严肃地告诉他“你这样说是不恰当的”。由此,我想起贾志敏老师的教学和他所提倡的“真语文”。他不仅仅关注孩子的闪光点,大加赞赏,同时对孩子语言表达中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候甚至会给出毫无情面的批评。这也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的一种理性。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正音、正读、更要正人。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这次有五个分会场,我没有机会逐个到场,只能谈谈我看到的课。在今天早上的口语交际教学中,一位老师讲述了自己和父母之间的一个感人故事。没想到话音刚落,一个女生就泣不成声。老师的一个情感体验,触动了她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此时正是她灵魂生长的时刻,也是我们语文教育正在发挥作用的时刻。《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老师呈现了许多画面,孩子们借助画面所想象到的都是我预料之外的。孩子们看到这些鱼会想到“小绒球”,会想到“金针菇”,“熊熊的火焰”,“金黄的杏树”等等。我们应该让这份想象力不是泯灭,而是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存活下去。所以,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更多的元素,更多的目标。

  四是趋向本真。还是一句话:语文还是语文,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后要着重思考的问题。现在的技术多了、手段多了、资源多了、方法多了,但是我们要有一双慧眼,一种理性,把所有技术、手段、资源和方法中关乎语文发展的要素提炼出来,加以应用。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需要的东西。

  五是重“教”亦重“研”。虽然活动时间很紧张,但是我们仍然留出了时间,让专家和老师们结合课例,展开研讨。据说,每个会场在研讨时都欲罢不能。要不是今天中午赶着退房,估计要延续到12点。这种热情是让人感动的!如果说我们仅仅是走马观花地看一节课,我们的收获充其量只有三分。我们进行了后期的研讨、分享,甚至于思想的交锋,这时候我们才能赢得其余的七分收获。研讨的意义就在于:不论高下只论道;不唯欣赏更切磋。这应该是我们活动的一个原则,也应该是今后教研工作秉承的一个原则。在研讨当中,我们关注到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徽派语文”的推进等等。老师们参与表达的热情非常高涨。我发现,很多教育专家、教学名师都是在这样勇敢的表达展现中成熟起来的。这两天的研讨中,我还获得了一个人生感悟。我们常常会鄙视那些喜欢在人面前表现自己的人,但是恰恰是这些人,他们会赢得更多的资源,获得更多可能的成功。表现会激发我们的潜力,会拓宽我们的视野,会在瞬间让我们获得一种提升。表现会让我们成长、成熟、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生命圆满且幸福。我期待,今后的教研活动,不要只注重前面的听课,更要在后期的互动当中,让更多的人表现起来。

  4、“一多”:名师工作室团队越来越多。第一届7个,第二届17个,这一届28个。我梳理了一下,已经覆盖到了12个地市,还有6个地市即将加入进来。我们下一届会发通知,争取在明年的工作室联盟活动当中,做到全覆盖。

  5、“二多”:活动形式越来越多。可以说,这是在继承中创新,也是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

  6、“三多”:竞相承办的单位越来越多。这也是我很纠结的:都是兄弟姐妹,都是教育同道,下一届到底交给谁来承办?大家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为此,这两天,我是吃不好,睡不好。当然,现在已经尘埃落定。到底花落谁家?先卖个关子,待会儿主持人会宣布。

  二、思考:几多沉吟几多精进

  所有的思考其实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就是常波老师这节课的题目——《我是什么》。我对这个题目特别有感情。为什么呢?因为我在铜陵市担任语文教研员的第一年,就组织了全市的教学大奖赛。有三位老师代表获奖者作展示课。其中一节课就是《我是什么》。历史惊人地相似,没想到此时此刻,我又走进这篇课文,又要拿这个题目做文章。当时在总结时,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个教师的角色定位到底是什么?同时作出了回答。现在,我有了新的回答,那就是:我们要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徽派语文”人。那“徽派语文”又是什么呢?这也是近几年大家追问最多的问题。它是什么呢?我只想用一个玄而又玄、充满矛盾而又统一的概念来回答,那就是:“简单”的“复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简约而不简单。高手过招,实际上并不复杂,但是招招“致命”。这是我们要追求的一种境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赢得最大的空间,让孩子们获得一种提升和跨越。我们过去有太多不必要的问题,太多不必要的环节,太多不必要的内容,太多不必要的渲染,占据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宝贵时间。在座的很多专家、很多工作室都在朝着“简单”的“复杂”这个方向探索,在提供具体的模型、具体的'方案、具体的成果。怎样做到“简单”的“复杂”呢?

  1、多一个回合。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环节的处理都非常巧妙,但就是因为少了一点,浅了一点,效果没有达到,非常可惜。这涉及到听、说、读、写多个方面。说到听,我就想起福建的何捷老师。他将我们儿时听评书、听相声、听故事这样学习语言的形式移植到当下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听过之后,去回顾,去梳理,用自己的语言呈现出来。我想:听的训练能不能多一个回合,从听记词语到听记句子呢?如果只是听一个词,写一个词,这几乎没有难度的。但是如果是说一句话,听者头脑高度紧张,记住每个细节,然后复述出来,或是写出来,就是有挑战性的,有训练价值的。苏霍姆林斯基有一个观点:课堂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紧张的思想劳动。我们的课堂够紧张吗?很多时候,一个问题,孩子们闭着眼睛,一张嘴就答出来了,这样的问题有效吗?今天一位老师上《白鹅》,其中有一个细节我非常欣赏。他引出了丰子恺先生写的一首诗,这首诗也就xxx句。我们常规的做法就是一读了之,而这位老师让学生读,讲它的意思,然后一点点地把它删除掉,屏蔽掉,再让学生去回忆,并一句句呈现:第一句是什么,第二句是什么……这个过程是有提升性的。多了这么一个还原记忆的回合,效率就更高了。对于说的训练,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让学生点状地分享、交流,基本上都是那些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孩子们的天下。如果这个时候再放下去,让孩子们互相说,让老师和学生们互相说,不同维度地说,这样就能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读的训练,能不能再加一个回合:自由练说。我们精心地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提示,个别的指导,老师也进行了充分地展示和渲染,但是戛然而止,何其可惜!学生正在兴头上,想自己一展身手,没了!这里就应加一个回合,让全体学生趁兴而练。写的训练呢?常常是一篇习作,或者练写的字,我们点评一番就结束了。实际上少了一个回合,那就是在分享之后,再回到自己的作品当中,二度修改提升,这个时候才是他生长的时刻。

  2、多一个环节。比如说写字指导,从观察到示范,到练习,到评价,到修改,这几个环节,一个都不能少,否则你的训练就是虚的。我们看到常波老师在指导“晒”字的书写时,是沉得下心来的。学生反复观察,仔细研磨,练习修改。昨天一位老师在教“暴雨”的“暴”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走到了每个环节。时间花的多,效率是否就低了呢?并非如此,因为有的字特别容易写错,是值得我们多花些气力的。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老师将“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样子挺威武”这一句缩句后与原句进行比较,看那一段文字更吸引你?这比对这段文字一读再读,泛泛而说,更加扎实,学生更有体验。

  3、多一个整合。我们的语文教学常常缺少整合的意识,每个环节各自为政,缺少交集,缺少融合,所以目标达成是单一的,有限的。比如说写字教学,尤其是到了中高年级段,很多老师还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指导,没有把书写要点相同的字分类别集中指导,没有关注到词的书写、句子的书写、段落的书写,没有关注到行款、速度的训练。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如果说写字教学都是以低年级的那种套路一以贯之的话,我们就很难培养出有强大语文素养的人。比如说朗读指导,从字到词,到句,到段,应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境中学语习文。否则,这样一些语言符号,就是单薄的、枯燥的、零落的。很高兴看到很多老师,在这些方面下了功夫。比如昨天听的《搭石》这节课,老师们评价都很高。一段文字出来以后,提炼出关键词语。这些词语被学生充分地感悟、品味之后,再放到情境当中整体体会。老师以文解文,用文本当中的语言,去解读这些词语。在理解“协调有序”这个词语时,学生一遍遍地轮读“前面的--”“后面的--”。老师点拨:“这就是协调有序”。从“脱鞋挽裤”这个词,引申出一系列的情景:上工的时候--下工的时候--走亲的时候--访友的时候--春天--夏天--秋风瑟瑟--冬雪飘零--这样一来,每个字词就教活了,因为我们是在语言所生存的土壤当中解读的。这就是: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

  4、多一个角度。很多时候,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虚的、偏的、难的、无效的。究其原因,可能是我们在设问之初,缺少从学生的角度作出考量和设计。我们应该思考:我的这个问题学生感兴趣吗?贴近他们的认知和表达水平吗?目标达成的关联度高吗?学生能力发展单一吗?如果一个问题下去以后,能促进学生语言、思维、想象、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这个问题就是高明的问题。学生的表达有容量吗?句群式的表达就是有容量的表达。如果我们一个问题下去,孩子们反馈给我们、交付给我们的是一个词儿,顶多一句话,甚至于是简单的一声答应,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不仅不会发展,还会倒退。

  5、多一个挑战。

  (1)勇于打破程式。我们要思考:几十年来都坚持的套路能不能变一变呢?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呢?比如说,第一课时的概括课文内容训练。我梳理了一下,基本上都是这几种类型:第一,请君入瓮型。特别是中低年级,一到概括课文内容就是填空。第二,按部就班型。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开门见山型。读完课文就说,没有任何铺垫和指导。第四,图片组合型。借助图片或是简笔画说课文主要内容。第五,词语联结型。提炼几个关键词,一拼一凑,就是课文主要内容。诸如此类,形成了我们的一种套路。它有效吗?我说,至少是低效的。你低估了孩子的思维能力,也放弃了对学生真正的信息提炼,逻辑思维训练的一个机会。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教师应该关注年段差异。每个年段对概括的要求是不一样。听了上海展示的一位老师的低年级的课,我就感触颇多。他们对于每个年段概括课文内容都有不同的要求,甚至规定了相关的字数。他们认为低段的学生,从他表达的基础来说,对课文的描述和概括应该是一段话。随着年段的升高,越来越浓缩,最后形成一个梗概。这是需要我们去提醒自己的,特别在中低段,学生可以说得更加丰富一点,内容更加细致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引导他把那最需要剔除的部分删除掉,而不要让他直奔终点。其次,要关注思维训练。我们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把内容说出来,还要指导学生说的有条理,富有逻辑,把最核心的要素提炼出来。练说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两个学生的展示上,而是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让所有的学生都来一遍,两遍,甚至三遍。再者就是要关注支架的创设。我们要给他们一个支架,比如提供一些思维导图,或是借助我们的板书,当然也可以是我们前面说的图片或是词语,但是不要到最后把他变成了几个词语的累加。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关注、去思考、去实践。

  (2)敢于给予空间。我们以后的课堂能不能真正地掀起一场思维的风暴,能够变得真实、变得彻底、变得开放,能够真正的给予学生发问的权利,让他们说一说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这是有风险的,但却是必要的。要走出传统教学中所谓的质疑模式,比如说看到课题就质疑。我觉得90%的课题都不值得质疑,因为学生通过预习对课文都了然于胸,还有必要质疑吗?那些所谓的疑,常常是学生看你老师的面子做出来送给你的。我们应该把质疑的权利真正地交给学生。《少年闰土》这节课,老师给了学生极大的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批注,去谈闰土给自己的印象。这是值得提倡的。

  (3)善于激活点拨。当学生的激情被点燃,当学生的表达“爆棚”的时候,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也应该随之“爆棚”。你要跟上他们的节奏,高度紧张地发现他们表达当中的一些缺憾、一些问题、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然后给他们以积极的干预。在《白鹅》这堂课的教学中,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个细节和原文进行对比,这个对比是有意义的,也是有挑战性的。学生先尝试写白鹅的头和其他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学生写了一系列的文字,都不太精彩,但这没关系。当丰子恺先生的原文呈现出来的时候,我相信是对学生的一种冲击。如果这个教学环节再往前走一步,就更完美了。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去琢磨自己写的那些细节和丰子恺先生写的那些细节有什么差异,收获会更大。在口语交际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听得认真,说得具体。在学生说的过程当中,教师相机补白、穿插、纠正、引导、激发,教师也参与到了表演当中,这一系列做得非常成功。但是,老师忽略了一些细节的指导,比如有的孩子说:“妈妈说,如果你到路上给撞死了怎么办呢?”当然这是口语化的东西,但在课堂上,我们尽可能要让他表达得更加合理,更加儒雅,更加生动,这是需要我们去点拨的。

  6、多一个变化。我觉得,课堂是活跃的,也是宁静的,是松弛的,也是紧张的,是稳定的,也是跌宕的,总之,不能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调子唱到底,那样的课堂是很折磨人的。一堂课就是一篇文章,有起承转合,一堂课就是一个哲学的标本,充满了矛盾,也充满了统一。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也应该是有变化的,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当疾则疾,当徐则徐,当简则简,当丰则丰。教学的环节也应该是有变化的,抑与扬,顿与挫,动与静,松与紧,强与弱,收与放……我们尤其是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宁静的空间,加入一些安静的元素。让学生在练笔当中,在冥想当中,在沉思当中,在细读当中,在观察当中,在临写当中,在聆听当中,去获得内部的思维、情感,以及语文能力的提升。教学的要求也应当有变化,不要泛泛地说一些套话。比如出示自读要求,一般都是一个模式: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多读几遍,给每一小节标上小节号,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基本上都是这个套路,千百年一成不变,我觉得这是有问题的。我们要随本文本人而变。比如《搭石》这节课,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搭石,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画下来。这个要求就有针对性了。刚才我们看到常波老师要求学生在自读时思考“我是什么”也是体现了这样一种变化。教学时,自读要求也要随年段不同而变,比如说《少年闰土》这一课,老师让学生边读边作批注,可以是写一个词、一句话或是自己的一番感受都可以。这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是恰当的。

  三、期待:几多翻越几多生长

  1、职业姿态的转型。怎样一种转型呢?我们可以从开幕式上师生们表演的几个节目获得启发,得到答案。《榕树爷爷》那首歌很感人,风吹雨打,他依然站立在那里。我在想:我们的坚守去哪儿了?看到舞蹈《希望》,我在想:我们的梦想去哪儿了?看到《雨巷》,我在想:我们的诗意去哪儿了?看到健美操表演《棒棒棒》,我在想:我们的活力去哪儿了?看到《快乐的小鱼》,我在想:我们的天真去哪儿了?如果老师内心还存留一点天真,像李吉林老师说的:“我是一个长大的儿童。”你的语言就一定是丰富多彩的。看到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一名教师》,我在想:我们的骄傲去哪儿了?我们的职业生活应该是由梦想、坚守、活力、诗意、天真组成的一份值得骄傲的生命历程。如此,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有趣味的老师,谈笑之间冰雪消融,举手投足都是语文味道。如此,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有魅力的老师,不发一言而心神交会,不著一字而尽得风流。如此,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学习之壁垒悄然洞穿,教学之困境不觉烟销。如此,我们就能成为一个幸福的老师,每一份艰辛都无比芬芳,每一次相遇都无比甜美,与语文相遇,与同道相遇,与文化的相遇,与美好之人性的相遇,与天地之万象相遇。这就是我们的幸福法则,我们的成功密码。

  2、活动状态的转型。三个关键词:信息化、常态化、学术化。第一是信息化。我希望活动能坚持现有的模式,所有参与的工作室都有老师展示,同时,加入创新的形式。比如说,我们在研讨环节,不仅仅是听专家说,还要搭建一个现场的网络平台,让所有老师都参与进来。第二是常态化。可以是所有工作室之间这种大规模、集团式地分享交流,也可以是个别工作室之间的一种对接。请常波老师把工作室的联系方式提供到群里,便于大家交流。“徽派语文”超级群和工作室联盟的群也可以常态地分享各地的成果。第三是学术化。希望今后的活动不仅有赞歌,还有建议;不仅有专家的声音,也有草根的声音;不仅有自由的展示,也有主题式的研讨;不仅有课堂教学的展示,也有课题研究的跟进;不仅有对现有教材的研究,也有对部编教材等新教材的研究。

  3、课堂形态的转型。希望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开放,从小语文到大语文,到活语文;更加高效,要多一点挑战性和提升性;更加简约,以简驭繁,以少胜多;更加迷人,让学生着迷于教师的个人风采,着迷于语言的甜美芬芳,着迷于情感的绚丽多姿,着迷于发现的成功快乐!这都是我们所期许的理想的语文课堂形态。

  在活动之前,应常波老师的提请,撰写了几句和活动有关的倡议,在此奉献给大家,同时供我们每个“徽派语文”人共勉:

  写中国字,做xx人,学“徽派语文”

  每天都过点有文字的生活

  用语文的方式解决语文的问题

  徽剧徽菜徽派建筑徽风皖韵一枝独秀

  精师精法精品课程精微之处同气相求

  有家有爱有徽派

  真情真意真语文

  奏响“徽派语文”四大旋律

  助力理想教育一路高歌

  善教与乐学齐飞

  人文共语用一色

  固本强基构筑语文之大厦

  删繁就简走向“简单的复杂”

  行云流水润物无声舒徐繁衍有秘妙

  顺学而导因材施教互动生成浑自然

  打开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天地之大美

  探寻思维之妙文化之妙母语之高妙

  让我们共同守望,共同助力,构建“徽派语文”绚丽多姿的百花园,那将是我们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我相信,那一天一定会到来!我也相信,我们都会领受到一份别样的精彩!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优秀的各位同仁:

  教师节刚刚过去,我还沉浸于自己荣获XX市师德标兵的喜悦中,今天又迎来了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的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作为一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倍感振奋。 自20xx年幸运地入选第二期XX名师人选以来,我响应名师办领导的安排,在"教育体育信息网"上建立了"刘峰工作室",围绕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发博文近四百篇,分为读书笔记,中考语文试卷,随笔,中考专项复习,中考作文专项,中考复习策略,作业练习,随册专项复习,计划反思总结论文,教学案例及设计 ,课题研究,下水文 ,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参考等十多个目录。 成立工作室三年以来,我像一位辛勤的老农,不辞劳苦的精心侍弄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可以说,"刘峰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章丘市乃至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三语文教师经常光顾的一个教学平台,现在博客访问量已达万之多。

  作为一名XX市名师建设人选及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提醒自己必须更多地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暑假期间,我圆满完成了20xx年XX省远程研修初中语文指导教师的培训任务,并参与了XX市教研室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我想着重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参加语文导学案编写的一些感想。 20xx年的春天,我们初中语文教研交流中心的12名语文骨干教师在教研员马XX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语文导学案编写工作。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材,不厌其烦地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常常为编写中的某一问题未得解决废寝忘食;编写组成员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常常为编写中的某一问题商讨得热火朝天。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夜晚,我们都在编写导学案中度过,兀兀穷年,深宵灯火是我们的伴侣,任它漂白了四壁。20xx年9月2日,新学期开学了。随之飘然而至地还有一本金黄封面、美观大气的精编语文教辅——《语文导学案》。摩挲着它,自豪、喜悦、欣慰、激动 真是难以言表,可谓百感交集。因为我们所参与的这项导学案编写工作,是我们XX市教体局领导为全面落实"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两化战略,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教育惠民工程。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参与这么一本富有深刻含义的语文导学案的编写,真是个人工作生涯中的一件幸事。畅想着:当千名章丘教师因我们的辛勤付出而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当三万多名学子因我们的辛勤付出而让学习变得快乐,作为一名热爱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的确是人生至乐。

  今年7月,得知自己的工作室被评为优秀XX市名师工作室,我欣喜且感恩。不言而喻,能够得以入选XX市第二期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的教师,个个都是精英教师,工作室建设是第二期XX名师建设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名师工作室是XX市名师人选开展专业研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本次名师工作室的评选又是名师人选培养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内容之一,所以,各位名师人选一定都会高度重视,各显其能,精心建设,各有特色。所以,能在如此强手如林的评选中赛出,欣喜之情不免。能入选XX市优秀名师工作室,我更多的心情是感恩。倾听者李局长的发言,浏览者着李局长的博文,我常常感动于这位可敬的局长对我们教育的辛勤付出。教体局的领导们,高瞻远瞩,务实勤勉,平易近人,切实把"人民满意教育"办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局领导们为我们描画着章丘教育美好的明天,引领着我们教育从一个春天迈向了另一个春天。众所周知,自去年以来,我市教育的`跨越发展,教育质量的迅速提升,模式的强烈反响,吸引着国家、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纷纷对我市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报道。作为一名名师人选,我在振奋于我们有这么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同时,更感动于局领导对名师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关怀。局领导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名师培养工作,要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打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努力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引领带动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更可贵的是,我们的局领导能切实做到让关怀落地,让理念生根。为了让我们12位入选名师人选的XX教师,工作生活上无顾虑,可以人尽其才,局领导对我们,在生活上关心,在业务上扶植,或经常或当面、或打电话询问和解决一些业务上的困难。各级领导还经常创造机会,让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充电。如在20xx年3月25日,名师办领导组织我们参加了济南市教育局承办的"20xx雷中国行"活动,我们一行十二人,聆听了雷演讲"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目睹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受到了强有力的震撼,更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的信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今后的时日里,我会一如既往地用努力填满我的生命日程,和所有喜欢初中语文教学的"刘工作室"成员们一道,致力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期冀通过自己更加勤勉的工作,让自己不愧为XX名师建设人选的称号,不愧获评优秀XX名师工作室,不愧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真真正正的名师而努力。谢谢各位。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优秀的各位同仁:

  教师节刚刚过去,我还沉浸于自己荣获XX市师德标兵的喜悦中,今天又迎来了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的日子,人逢喜事精神爽,作为一名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倍感振奋。自20xx年幸运地入选第二期XX名师人选以来,我响应名师办领导的安排,在“XX教育体育信息网”上建立了“刘峰工作室”,围绕研究初中语文教学,发博文近四百篇,分为读书笔记,中考语文试卷,随笔,中考专项复习,中考作文专项,中考复习策略,作业练习,随册专项复习,计划反思总结论文,教学案例及设计,课题研究,下水文,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参考等十多个目录。成立工作室三年以来,我像一位辛勤的老农,不辞劳苦的精心侍弄着自己的这一亩三分地,可以说,“刘峰工作室”现在已经成为我们章丘市乃至济南市初中语文教师,尤其是初三语文教师经常光顾的一个教学平台,现在博客访问量已达XX万之多。

  作为一名XX市名师建设人选及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我提醒自己必须更多地发挥带头辐射作用。暑假期间,我圆满完成了20xx年XX省远程研修初中语文指导教师的培训任务,并参与了XX市教研室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我想着重跟大家汇报一下我参加语文导学案编写的一些感想。 20xx年的春天,我们初中语文教研交流中心的12名语文骨干教师在教研员马XX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语文导学案编写工作。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一遍又一遍地研读教材,不厌其烦地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常常为编写中的某一问题未得解决废寝忘食;编写组成员们凑在一起的时候,也是常常为编写中的某一问题商讨得热火朝天。多少个节假日,多少个夜晚,我们都在编写导学案中度过,兀兀穷年,深宵灯火是我们的伴侣,任它漂白了四壁。20xx年9月2日,新学期开学了。随之飘然而至地还有一本金黄封面、美观大气的精编语文教辅——《语文导学案》。摩挲着它,自豪、喜悦、欣慰、激动真是难以言表,可谓百感交集。因为我们所参与的这项导学案编写工作,是我们XX市教体局领导为全面落实“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的两化战略,大力推进高效课堂建设的高瞻远瞩、深思熟虑的教育惠民工程。作为一名骨干教师,能参与这么一本富有深刻含义的语文导学案的编写,真是个人工作生涯中的一件幸事。畅想着:当千名章丘教师因我们的辛勤付出而使课堂教学变得高效,当三万多名XX学子因我们的辛勤付出而让学习变得快乐,作为一名热爱语文教育教学的教师,的确是人生至乐。

  今年7月,得知自己的工作室被评为优秀XX市名师工作室,我欣喜且感恩。不言而喻,能够得以入选XX市第二期名师建设工程人选的教师,个个都是精英教师,工作室建设是第二期XX名师建设工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名师工作室是XX市名师人选开展专业研修、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载体,本次名师工作室的评选又是名师人选培养管理考核的重要内容内容之一,所以,各位名师人选一定都会高度重视,各显其能,精心建设,各有特色。所以,能在如此强手如林的评选中赛出,欣喜之情不免。能入选XX市优秀名师工作室,我更多的心情是感恩。倾听者李局长的发言,浏览者着李局长的博文,我常常感动于这位可敬的局长对我们XX教育的辛勤付出。教体局的领导们,高瞻远瞩,务实勤勉,xxx,切实把“人民满意教育”办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心坎上。局领导们为我们描画着章丘教育美好的明天,引领着我们XX的教育从一个春天迈向了另一个春天。众所周知,自去年以来,我市教育的`跨越发展,教育质量的迅速提升,XX模式的强烈反响,吸引着国家、省市各级主流媒体纷纷对我市教育取得的成绩和经验给予报道。作为一名名师人选,我在振奋于我们有这么好的教育教学环境的同时,更感动于局领导对名师培养工作的重视和关怀。局领导在各级各类会议上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名师培养工作,要发挥好典型带动作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发展打造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努力造就一批名师、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引领带动教师素质整体提升;更可贵的是,我们的局领导能切实做到让关怀落地,让理念生根。为了让我们12位入选名师人选的XX教师,工作生活上无顾虑,可以人尽其才,局领导对我们,在生活上关心,在业务上扶植,或经常或当面、或打电话询问和解决一些业务上的困难。各级领导还经常创造机会,让我们通过各种途径充电。如在20xx年3月25日,名师办领导组织我们参加了济南市教育局承办的“20xx雷XX中国行”活动,我们一行十二人,聆听了雷XX的演讲“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成为优秀教师”,目睹了“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受到了强有力的震撼,更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名师的信念。

  最后,我想说的是:今后的时日里,我会一如既往地用努力填满我的生命日程,和所有喜欢初中语文教学的“刘XX工作室”成员们一道,致力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研究,期冀通过自己更加勤勉的工作,让自己不愧为XX名师建设人选的称号,不愧获评优秀XX名师工作室,不愧为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为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真真正正的名师而努力。谢谢各位。

名师工作室活动讲话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校名师工作室隆重挂牌成立,让我们感受到各级领导对名师工作室工作的殷殷期许和厚重支持。作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代表发言,表达我们的心声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心情非常激动。

  感谢上级领导的重视,为教师们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感谢学校领导的关爱,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感谢同事们的精诚合作和鼎力支持,一路上有你们同行,我们并不孤独。

  能荣幸地成为名师工作室的成员,这是信任,也是期许,更是沉甸甸的使命。我们深感前面的道路还很漫长,肩上的担子也很沉重。我们相信,在来自各方面的合力推动下,在首席名师的引领和打造下,我们将精诚团结,深入学习,积极实践,开拓创新,迈着踏实沉稳的步伐,探索科学有效的方法,使我们的教育之路越走越宽阔。我们将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教育教学的'实践者、研究者和引领者!

  起始于辛勤耕耘,收结于桃李芬芳。让我们在春天里播种自己,扎根于这“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光辉事业,手拉手同驻三尺讲台,耕耘着学生们纯洁的心田,实践着朴素而崇高的心愿,完善着诲人不倦的人生真谛,让教育如随风潜入夜的春雨滋润学生的理想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