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大学生演讲稿范文锦集三篇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现实社会中,需要使用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学生演讲稿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能作为毕业生代表,站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xx级全体同学感谢我们的母校和老师,感谢你们这四年来的悉心教导和精心栽培!
现在我站在这里,很荣幸,也很忐忑。作为即将离开大学的年轻一员,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新一代人,在社会浪潮中该如何传承我们的文化,又该如何在此基础上有所超越?
孔子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学校给我们的最大财富,不是权威的理论,不是枯燥的课本,而是一种对真善美的执着信仰和由衷热爱。当白发苍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们给我们如数家珍般地诠释深奥的学术概念时,我们领悟到了什么是大师的睿智;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中青年学者挥洒自如地展现他们恢弘的风采时,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专家的敏锐。在大学,每一次讲授都是一次教育,每一堂讨论都是一次提高,每一次体验都是一次升华。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校,用对理性的思辨和对人文的关注教出了一群善于思考,勤于钻研,理论和实践同样出色的学生。弱者权利保护中心里的知行合一;辩论赛场上的理性与睿智;支援西部建设无私奉献;风云学子的成长舞台;学术科研,你我争占鳌头;综合竞赛,人人欲领风骚。这一切,是我作为20xx级毕业生的普通一员,对自己成长在学校的总结,更是每一位从学校走出的学子丰富的四年生活,多彩成长足迹的缩影。因为这里自由的氛围,好学的风气,悠久的传承,厚重的.积淀,已经在我们身上深深烙下了印记。每一位学校人拥有的三分信仰,三分思辩,三分历练,还有一分兼容并包,让我们不管将来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时刻秉承自强的品性,弘毅的精神,求是的理念和拓新的勇气。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请母校放心:不论我们走到哪里,都会谨记母校的教诲,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晨钟催醒巍巍江城,东方朝日在此升腾,长江汉水春潮滚滚,扬起新的学校精神。让时间作证,承载着领导的殷殷期盼和老师的深情嘱托,我们20xx级所有的毕业生,一定会做拥有智慧并富有激情的人,做胸怀大智并脚踏实地的人,做富有责任并敢于勇挑重担的人,不畏艰险、追求卓越,用我们的热血铸造起学校之魂,用我们的脊梁托起一个新的乾坤,不辱大学学生的称号。
最后,我代表20xx级所有的毕业生,衷心祝福所有的师长万事顺意,每一位学弟学妹鹏程万里,祝愿我们的大学永远年轻美丽!
大学生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xx班的xx,很荣幸能站在自强之星的舞台上,代表获得本次自强之星的同学们发言。
我来自xx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母亲在我十周岁那年因癌症不幸去世,20xx年x月父亲又因脑溢血突然与世长辞,留下了我和弟弟二人。此时的自己内心隐隐作痛,我问自己,未来的路是被环境所影响,混沌地过一生;还是走一条自强之路,做自己命运的主人。我决定推翻过去,重头来过。
带着这股决心,我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微笑着过每一天。20xx年xx月我踏上了南方的求学之路,来到了xx学校。一位朋友曾这样对我说“不论你在哪,不论你的环境如何,不论你的遭遇有多不幸,生活中的美并不会消失,它在你心里。只要你肯用心,你能看到,你能感受到生活中仍然有许多美好的存在。”他的这席话让我开始省视自己的学习生活。
古语有云:命由天定,运由己生。‘命’是与生俱来的,富贵贫贱,都是祖辈给予我们的,‘运’是辛勤耕耘的,各自修行。诚然,好命确实是好运的助跑器,命好,在起跑点上有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助你赢在起跑线上。但,人生数十载,路漫漫,何止十万五千里长征,谁是成王败寇,谁能主宰沉浮,何人晓得?想罢,最准的占卜家也只有你吧。家境变迁,命途多舛,使我和我的家人在坎坷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伤痕累累,但,每艰难的走完一步,我都相信下一步就是平坦大道。
快乐的人对生活总持积极态度,贫困不是博得同情的资本,自立自强最重要。生活的逆境让我比别的同学多了一份思考,多了一份压力,多了一份责任。大一上学期,曾去武义做过朵唯手机推销,给不同的陌生人推销手机,每天被顾客拒绝上百次,做成一单生意的背后是数十次甚至上百次拒绝的艰辛。大一下半学期开始在金华市游乐园兼职,每周六周日当别人还在憨憨入睡的时候我便悄悄离开了宿舍到市区兼职。每天遇到不同性格的人,当他们跟我因为几分钟而争论的喋喋不休时,我不得不微笑着向他们解释别的小朋友还在那里排队等候呢!坦然和公平对待每一位小朋友,无论他们的家境是好还是差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付了同样的钱都想来玩我这一个项目,所以就要让他们玩的开心些才行的。在兼职的日子里我收获的最多的是宽容和理解。
但这些困难与家里给我带来的痛苦相比,显得微不足道。渐渐地发现,这些大伙眼中的困难都能被我坦然接受,我的生活不再有抱怨,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感恩,有的只是收获成长,自立自强的喜悦。“生活的战斗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像攻占山头一样,如果不费吹灰之力便赢得它,就像打了一场没有光荣的`仗。没有困难,就没有成功;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就。”
从跨入大学的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我时刻提醒自己,要好好珍惜、把握宝贵的大学时光,尽可能地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提供综合素质,向合格的社会人才靠拢。
我坚信,人一生成功或失败与你的环境无关,与你的态度有关。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今天我站在这个舞台上就是一种成功。但我想,实现梦想以后,我会更成功,生活还在继续,自强之路仍在继续。
俞敏洪在中国“自强之星”颁奖典礼上说,精神的力量是强大的,奋斗精神是一辈子都应该拥有的。人的精神力量永远胜过物质力量。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是由精神来主宰的,尽管我们相信物质先于思维而存在,但是精神和身体的健康、未来的能力永远是密切相关的。大家可以去网上看一下中国“自强之星”的事迹。这些青年或身体残疾,或身患重症,或家庭贫困,但是他们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了诸多人生挑战,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大学生活的三年中,困难、挫折在所难免,但无论怎样的艰难险阻,只要我们内心深处不放弃,有希望,有梦想,始终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成功一定会回报汗水,相信自己就是胜利,相信风雨过后就必定是明媚的阳光,踏踏实实地走下去,困难必定只是短暂的,痛苦也只是一瞬间,幸福和快乐才是主旋律。
我想我们这次的评选活动不仅仅是评选完,发个奖就结束。我在这里代表此次获得“自强之星”称号的同学感谢院领导和老师对我们的肯定,并倡议大家继续努力,不辜负老师同学们的期望,更好地完善自己,同时在自立自强的基础上由己及人,争取把“自强之星”评选活动的意义发挥到最大,把自立自强的精神传达给其他同学,帮助,回馈社会。
谢谢大家!
大学生演讲稿 篇3
各位老师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大学的**,今天我选择的演讲主题是“我是谁”。很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分享,如有不足,还请大家多多指教!
“我是谁”?不知道在此之前,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我们可能是学生、是老师,是外向的、是内向的,是喜欢挑战的,或是安于平静的……但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别人眼中,我们又是什么样的呢?在生物学家眼中,我们是由50万亿个细胞组成的生物;在商人眼中,我们是跳跃的金钱符号;在物理学家眼中,我们可能只是一个一个的质点。这时候,有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当外界评价和自我认知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时,我到底是谁呢?
五百多年前,有个人也曾有过类似的疑问。他问“理”在何处?是像当时的正统观念——理学宣扬的那样,理在物外吗?他没有盲从主流,而是在不断的实践和体悟中,他听见了自我的声音,说:“心即理”,“理”不在我之外,就在我心里,“吾心即宇宙”。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他就是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王阳明。当自我认知和外界发生分歧的时候,王阳明如他所宣扬的那样选择了,以“我”为最根本的标准,坚持自我。最终建立了不同于程朱理学的另一套学说,实现了他的“不朽”。
同样的,“我是谁”这个问题,最终,不是要告诉别人“我是谁”,而是要告诉自己“我是谁”。社会给我们的评价,抑或是他人给我们的标签,的确,是来自于不同维度的视角。但仅仅只应把这些作为一种参考,作为我们认识自己的参照系。最终的回答应该是面向真正的发问者——我。
那么,怎么从自己出发来认识自我呢?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途径有很多,例如朱熹的“格物致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马克思的实践观等等,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观察,参考他人意见和社会标准等方式都能够让我们去了解自己。
而在这些途径之上,我认为最重要的,便是明确这样一种意识观念——我们所追问的“我”其实是“不确定”的。这句话有点抽象,我用具象的汉字来解释一下。
看这些汉字,这是“一”,现在是“十”,现在又是“木”。但你知道它接下来是什么吗?是“杉”还是“林”?在我落笔之前大家是不知道的。因为横撇竖折位置的不同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同样的,“我是谁”这个问题或许永远没办法找到一个准确的答案。因为我们在定位自己的同时,也在塑造着新的自己,“我”时刻处于流变和不确定之中。这似乎听上去特别令人惶恐,“不确定”这三个字天生就带着危险的气息。
可是,“不确定”换一个角度说,就是“无限可能”。“无限可能”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一种“变动”的机会。今天的我并不能完全定义明天的我,囚徒的明天不一定是囚徒。就像刚才的“一”,它蕴含着无限可能。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可是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我们把自己定义成“木”时,那么我们就真的只能是“木”了,这才是更可怕的。
我曾经把“我是谁”中的“不确定性”看成一种惩罚,像西西弗斯推石般永无止境的悲剧。但当我发觉“我是谁”中包含的“无限可能”时,我意识到这正是上天赐予我们的礼物。
我们生而为人,就必定会去追问“我是谁”,宿命般的,哪怕永无止境。但我们还是努力地奔跑,只求更近些,再近些。
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讨论,最大的意义,不在于得到某个正确答案。最重要的,是带着这个问题一直前进。“我是谁”只是一个起点。正如柴静所言:“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地蒙昧中挣脱,这才是活着。”
谢谢!
【大学生演讲稿】相关文章:
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演讲稿03-04
大学生珍惜大学生活演讲稿01-03
关于大学生感恩大学演讲稿范文大学生有关感恩的演讲稿08-05
我与中国梦演讲稿大学生范文 中国梦主题演讲稿大学生11-25
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演讲稿15篇03-04
大学生珍惜大学生活演讲稿10篇03-31
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演讲稿(13篇)06-05
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演讲稿13篇03-05
大学生大学生活的演讲稿(15篇)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