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演讲稿网>节日>端午节演讲稿>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时间:2024-11-13 10:30:02 端午节演讲稿 我要投稿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观点鲜明,内容具有鼓动性的特点。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演讲稿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你所见过的演讲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国旗演讲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1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来自二年级的`XXX,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故事。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刚刚过去。说到端午节,大家可别光顾着吃粽子。我听外婆说端午节还有一个很感人的故事呢!我来跟你们简单地讲一下吧!战国时期,楚国有位爱国诗人屈原,因受冤枉抱着石头跳进博罗江中。当地百姓听到消息后去划船搭救,可是打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到。百姓怕鱼虾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往博罗江里投粽子,引开鱼虾。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这位爱国人士,一直把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延续到了今天。每逢端午,各地都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祭拜屈原和弘扬屈原精神。

  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祖国母亲用她的身躯为我们支撑了一片晴朗的天空,开辟出了一片成长的`沃土。今天的我们无需用舍弃生命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我们只需把热爱祖国这一信念落实到自己日常的行动上:努力学习,尊敬师长,遵守公德,全面发展,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棕叶飘香,又一个端午节就要到了,让我们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重温屈原先生的铮铮铁骨,继承屈原先生的爱国精神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

  我们为什么要庆祝端午节呢?这是因为端午节有着深刻的意义。一说到端午节,人们就会想到屈原,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据说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屈原因忧国忧民,深深地感到国家的存亡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于是,他在五里屯的雨神庙里,悲愤交加地跳入了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他的诗歌和事迹编成了一部传统文化巨著——《楚辞》。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以及防止他的精神和思想在中国历史上被遗忘。

  端午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放龙灯等。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吃粽子和赛龙舟。粽子是由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而成的一种美食,鲜美可口,而且寓意着吉祥如意。而赛龙舟是中国传统的船艇运动,起源于古代打水战,后来逐渐演变为中国的传统文化活动,具有强烈的体育竞技性和文化内涵。

  在端午节期间,赛龙舟是最具代表性和特色的活动。赛龙舟的起源是为了纪念救国英雄屈原,后来逐渐演变为一项全民运动。赛龙舟需要团队合作,需要每位队员的默契和配合,更需要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毅力,这也正是赛龙舟最重要的意义。

  在赛龙舟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团队合作和友谊的`重要性,可以增强我们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力,也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和独特性。正如老话所说,“天下龙舟赛,江湖古今情”。这句话表达了龙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最后,我想说,在这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更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要传承和弘扬屈原的精神,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和传播优秀的中华文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才能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早上好!

  20xx年的6月9日,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形式来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痛,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希望鱼龙虾蟹吃饱了,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有的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希望晕倒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郭沫若评价屈原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浪漫主义诗歌之先河,创立了“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同光”的楚辞文体;发明了“惟草木之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香草美人传统。他奔流肆意的.想象,源源不绝的才情,似河流汇聚成海一般,浩瀚无垠。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离骚》,就是他ji毕生心血所成的作品。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

  屈原的伟大,他的诗句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爱国精神始终如一,他坚守着高尚正直的原则,决不与奸佞小人同流合污。屈原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光辉贡献也使得中国文学史变得更加灿烂夺目。

  屈原的灵魂是永存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他将永远存在于岁月流转之中,永远深植于人们的内心!

  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5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它也是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传统节日。

  每到端午节,我们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更要品味其中蕴含的文化元素、爱国精神和家国情怀。

  传承“端午飘香”之“精神”,让民族精神如香囊一样时时氤氲美好。端午本是南方吴越先民祭祀祈福的节日,后相传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初五以身殉国,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便以端午节进行缅怀。当然端午节亦有纪念伍子胥、介子推等人的说法,其中体现着人们对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感悟与怀念,无需深入考究。往往我国古老节日的诞生都寄托着古人最为朴实的美好愿望,寄托着兴农时、保安康、求风调雨顺的真挚情感。一个能够跨越千年、代代传承的“传统节日”,其中必然蕴含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折射着内敛丰厚的“精神内核”。曾几何时人们以为端午节就是“粽子节”,吃了粽子就代表度过了端午节。无可非议,物质形式是传统节日传承的载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我们要永远记住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更加深刻地接触、了解、熟知传统节日,在享受“端午飘香”的美味中,持续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守住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激发传承传统节日的活力和魅力。

  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让爱国主义如粽子一样久久萦绕心尖。“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端午节传承更多的是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屈原之所以彪炳史册,不仅在于他的词赋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更在于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愤世嫉俗的坚贞气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气势恢宏、历久弥新,是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不朽丰碑。可以说,弘扬爱国主义是端午节的主旋律。我们要品读“端午飘香”之“内核”,自觉弘扬端午节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让家国情怀如艾叶一样历久弥新。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等传统习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美丽“瑰宝”。历史告诉我们,只有根植情感认同的节日才能最终洗尽铅华、大浪淘沙。当爱国与端午巧妙交织,当民族精神与传统文化互通互融,那种家人共同围坐桌前其乐融融的温暖亲情便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生动写照,那种共同品读古代先贤爱国诗篇的娓娓道来便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最佳阐释。家国情怀,不仅是令人魂牵梦萦的乡愁、内心深处的感触,更是对家教家风的传承、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胸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有承接起孝敬老人、关爱子女的“小家”义务,才能承担起匡扶天下、济世救民的“大国”担当。我们要在感念“端午飘香”的“深情”中,自觉做到让“小家”与“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真正把“小家”的爱上升到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中,永续屈原的爱国情结和爱民情怀。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过去的100年中,每一个端午节的变化,都真实刻录着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进程。忆往昔峥嵘岁月,更感知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定当铭记先辈们曾经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做出的执著追求和伟大付出,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前行动力,传承端午文化,弘扬爱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6

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们:

  五月初五真热闹!又一年的端午节快到了。

  端午节和春节、中秋节一样,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风俗习惯不同,端午节的方式也不同。

  听爸爸说,在温州,过去端午节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划龙舟。几乎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龙舟队,在河里激烈地比赛。锣鼓声,呐喊声,响彻天空。比赛开始了,20个桨手跟着鼓手的节奏,拼命划桨,龙舟像离弦之箭一样迅速向前滑动。龙头和龙尾的两位指挥官在狭小的空间里跳了180度甚至360度,赢得了阵阵掌声。当然,人们不禁要小心他会掉进水里……但现在很难看到。由于安全等原因,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划龙舟了。至少我还没见过那一幕。我真的很期待看到它……

  孩子们最高兴的'是鸡蛋碰撞比赛。草茶里煮熟的鸭蛋放在一个精心准备的小网袋里,挂在胸前。几个孩子之间会有一场鸡蛋碰撞比赛。即使蛋壳破裂,也会输,而蛋壳完好的是赢家。然而,无论是输家还是赢家,鸭蛋最终都会进入孩子的肚子。

  端午节还有吃粽子、插艾草、芦蒿、喷雄黄酒的习俗,可能和其他地方差不多。

  真期待端午节那香粽子!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7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有很多,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历的这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等形式来纪念一颗不朽的灵魂——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要职。因为他坚决主张抗击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至极,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影响深远的诗篇。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的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绞,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古时候,人们对屈原非常敬爱。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大家纷纷划着船前去打捞他的遗体,但是很遗憾没有找到。大家担心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于是纷纷将江米装进竹筒,扔入水中,希望用江米喂食鱼虾,保护屈原的遗体。从那时起,每年的五月初五,百姓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并且划着龙舟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着他们努力打捞屈原的遗体,表达对屈原的哀思。这样的习俗逐渐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传统。

  屈原离世已有两千多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不管时光如何变迁,他会永远生活在岁月的长河里,永远铭记在人们的心中!

  让我们怀着对伟大爱国英雄的敬佩之情和珍视之心来庆祝中华传统佳节吧!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华夏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在此,请大家接受我提前的节日祝福:端午节快乐!

  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公元前278年,人们为纪念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九歌》、《天问》等不朽诗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自尽的那天,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多年以来,端午节成为中华民族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及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说起吃粽子除了我国有这个习惯外,国外也有,如越南、缅甸、柬埔寨、泰国、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哥斯达黎加、墨西哥、秘鲁等,不过部分国家吃粽子就不一定和端午节有联系了。

  新加坡作家尤今的散文《粽子》中提到煮粽子的情景:锅里的粽子,在阿婆眼里,已不是食物,而是艺术品。阿婆脸上那专注而执著的`神情,就像烧陶的艺人……竹叶,芦苇,挟裹着古文化的气息。代表着一种清雅高洁的人格,一种缠绵悱恻的相思,想千年前,当人们竞着龙舟把粽子抛向汩罗时,不也是怀着一样高洁的相思吗?

  可悲的是在中西方文化交融与碰撞的今天,现代青年学生热衷于西方的节日,导致民族情感日益淡漠。众所周知,韩国官方及民间大量组织和个人通过主观臆断和无端想象将众多历史名人、文化传统、历史瑰宝“囊括”于自己的怀中。韩国已经将“端午祭”成功地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但是端午节真的是韩国的吗?!难道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真的是韩国人吗?!韩国端午申遗成功,向我们敲响警钟!做个经济大国不如做个文化大国,只有文化强国才能晋升世界先进国家之列。作为龙的传人、炎黄子孙,必须为优秀民族传统的弘扬,国家文化遗产的传承而努力。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端午节从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此次国旗下的为契机,同学们应积极参加各种端午纪念屈原活动,“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虽然,常常都有粽子吃,可这粽子,也是让我们走近了屈原,缅怀了屈原,更了解了屈原。它传承着民族感情;它能使我们了解古文化、古建筑、民俗民风、历史传统;它弘扬了民族勤劳勇敢的;学习屈原爱国、求索的高尚人格,向全世界宣扬的魅力,让全世界与我们共同感受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同学们认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让我们行动!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9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粽叶香飘端午,弘扬传统文化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关于端午节的由来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是纪念我国著名的诗人、爱国主义者屈原的节日。屈原是距今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人。他所在的时代是一个战乱频繁、弱肉强食的时代。当时在列强环视的状况下,却不能及时的发现自己的错误,依旧墨守陈规,没有改革的锐志,在国力方面远远地被倡导地主阶级政治改革的国家抛在了后面。面对连年的战争失败,割地求和,统治阶级采取的办法是偏安一隅,置国家存亡不顾,依旧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屈原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环境里,他对当前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在国内倡导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由此得罪了旧贵族遭到了诋毁攻击。面对压力,屈原秉持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两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谈论屈原的爱国主义,倡导的是什么呢?我们倡导的是屈原热爱自由,和平的精神,是面对危机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的责任感,是面对强权宁折不弯的精神,要体会到屈原对于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体会到屈原对于这片土地,也就是我们脚下这片广袤大地的深厚感情。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我们看似应得的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会珍惜我们的学习的机会、甚至我们的衣食。这都是我们的父辈甚至我们的祖辈怀持爱国的理念,对幸福和平生活的向往,扫净了自战争之后弥漫在中国人民头上的阴霾,抛头颅洒热血为我们拼搏来的。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能为自己的将来铺垫繁花似锦的人,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10

各位师生:

  大家好!

  今年的5月2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会通过赛龙舟、包粽子、喝雄黄酒等方式来纪念屈原,一个不朽的灵魂。

  据“史纪”中的记载,屈原是楚怀王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大臣。他倡导选拔贤能、发展国力、强化军队,并积极主张与齐国结盟以对抗秦国。然而,他的主张却遭到了贵族子兰等人的激烈反对。最终,屈原被贬职并被迫离开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期间,屈原写下了一系列忧国忧民的诗篇,如《离骚》、《天问》、《九歌》等,这些作品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了楚国的首都。面对祖国的沦陷,屈原痛心如割,但他始终舍不得离弃自己深爱的祖国。就在屈原写下了他的绝笔之作《怀沙》后,他抱着一块巨石跳入汨罗江,以自己的.生命演奏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以上是根据史书中有关屈原的记载进行的创作,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屈原死后,楚国的人们深感痛苦,纷纷聚集在汨罗江边,悼念着屈原。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搜索他的遗体。有些渔夫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扔进江中,希望能让鱼和虾吃饱,不再伤害屈原的遗体。还有一些人拿出一坛雄黄酒泼入江水,期望晕倒水中的蛟龙和其他水生动物,以免伤害到屈原。后来,人们意识到蛟龙可能会吃掉饭团,于是想出了用楝树叶包裹饭团,并用彩丝绑扎起来,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粽子。

  郭沫若对屈原评价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创立了楚辞文体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的理念;他还创造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即“惟草木之落,恐美人之迟暮”。他的丰富想象力和卓越才华如同奔流的河水汇聚成海洋,气势宏伟无垠。而他一生的心血凝聚在《离骚》,这是我国文史上最长的抒情诗。

  屈原死了已有2300年了,今天我们来纪念他,主要是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屈原作为一个改革家,他的政治理念,他的改革期望,都因当时客观残酷的社会条件而失败了。但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思想家和文学家,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是他的气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伟岸,他如菊的淡雅”如莲的圣洁。

  屈原的伟大,他不仅以刻骨铭心的诗句著称,更因其坚定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品德备受赞誉。屈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存在使得中国文学史更加辉煌灿烂。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 篇11

亲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

  我今天的演讲题目是纪念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的有很多说法。最常见的说法是纪念屈原。屈原的楚国被侵略,屈原跳入河中死亡。屈原死后,楚国人划龙舟,把饭团和鸡蛋扔进河里,防止鱼吃屈原的身体。饭团逐渐发展成今天的粽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赛龙舟,喜洋洋。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一种传统习俗。粽子皮是树叶做的,粽子馅有很多种。吃粽子的习俗也漂洋过海流传到国外。同学们,我想问几个问题。你吃过什么馅饺子?你粽子吗?怎么包?是的,最常见的是糯米和红枣饺子。你可以自己调整你喜欢吃的任何味道,也可以包肉饺子。我记得在幼儿园的时候,端午节前举行了包粽子的活动,当时我和奶奶都参加了。每逢端午节,社区也会组织各族居民一起包粽子。

  龙舟赛也是端午节的习俗,每年都在电视上演。

  我听妈妈说她的家乡端午节有很多纪念活动。比如早上用艾叶洗手洗脸,门上插着艾草和五颜六色的葫芦,用香草做一些香包,给孩子戴五颜六色的`线条,煮鸡蛋,包粽子。一派喜气洋洋。总之,这个节日很重要,是民间的大节日。

  过去,端午节是中国的女儿节。每年,人们都会五彩线球。每年5月5日下雨天,人们都会把五彩球扔到下雨的地方。据说这会给人们带来一年的好运。

  我国一直重视传统节日。近年来,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全国人民庆祝传统节日。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是,有很多人忽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喜欢外国节日,如圣诞节、愚人节、万圣节,这是不可提倡的,我们是中国人,每个传统节日背后都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每个传统节日,身心洗礼,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同学们,屈原的故事离我们很远,但他的爱国情怀离我们很近。热爱伟大的祖国,建设美好的家园,需要每一代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是祖国的未来。长大后要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演讲结束后,谢谢大家!

【端午节国旗演讲稿】相关文章:

端午节国旗下讲话10-25

端午节国旗下的演讲稿01-21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06-14

【经典】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03-21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09-11

端午节国旗下的演讲稿模板05-23

端午节校长国旗下的演讲稿05-03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通用]11-13

端午节国旗下演讲稿范文01-15

有关端午节的国旗下演讲稿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