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4篇
演讲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讲者的思路、提示演讲的内容、限定演讲的速度的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大家知道演讲稿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 篇1
心中那一抹金红
小的时候,一枚金红色的徽章戴在胸前,我感觉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今天小小的徽章印在心里,成为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感觉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义务。在白云幼儿园这个大集体中,我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热情与坚强、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才华与智慧、更感受到了青年团员的团结与互助。
心中那一抹金红,凝结在晶莹的汗水里
火热的夏天,连知了都热的懒得叫,舞蹈房里一群汗流浃背的女孩们正在加紧排练舞蹈,为了参加教师节的文艺表演,给教师节献礼,团员老师们放弃了假期休息的时间,自愿到学校里加班加点,加紧排练,有的教师,虽然体力不支,但还是在咬牙坚持着…….
心中那一抹金红,映射在闪亮的T台上
为了参加区里的迎世博活动,团员老师们有的裁剪制作服装、有的三三两两坐在一起制作道具、有的则是指导小朋友们如何在T台上走的更好,她们运用着奇思妙想将这些生活中的垃圾袋、米袋、旧灯笼、购物袋等物品,变成孩子们身上一件件美丽、大方有时代气息和艺术特色的服装和道具,将我们云幼师生的风采尽情展现。
心中那一抹金红,汇聚在粉红色的爱心箱中
汶川地震发生了,大家个个心情凝重,在团支书的号召下,青年团员们踊跃捐款和捐物品,奉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老师用真实的行动把爱传递给了每个孩子,孩子们和家长们也踊跃的捐款,短短几天爱心捐款就达到几千元。
心中那一抹金红,辐射在七彩世界的每个角落
为了迎接一次重要的验收,青年教师们团结一心,有音乐特长的教师热心的为其他老师录制需要的音乐、有美术特长的教师在进行墙面布置、教师角落里几个老师正在讨论,如何将一个活动上的更适合孩子、更精彩,整个幼儿园里充满着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
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9岁,70%左右是青年团员的这个大集体中,青年团员无疑是这个团队的主力军,在这些青年团员教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精神。
在团结中奋进
因为心中都有那一抹金红色,所以大家更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遇到问题,大家会聚拢在一起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解决问题,发挥各自的特长,共同完成。在小小的捐款箱中,我们能看到爱心的汇聚是团结的力量、在钢琴房和创意制作中我们能看到互帮互助,各有所长的场景、在迎接“验收”的时候,我们更看到了大家团结一心,奋发向上的动人画面。
在奋进中坚强
在这些80后、90后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是浮躁、知难而退,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坚如磐石的毅力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有些团员教师的家在千里之外,她们只身一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总会面对很多的难题,但是她们不向困难低头,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作工作的动力,有些教师在城市里长大,但是她们不娇气、不怕苦,就算在跳舞中,中暑了,也只是休息片刻,又开始排练,只有那一抹金黄色给了我们无穷的力量,让我们变得更加的坚强,坚不可摧。
在坚强中成长
在我们的队伍中有的是工作几年即将离团的团员教师、有的是刚参加工作的团员,这些新鲜血液的输入,无疑会让我们的队伍在成长中,永远充满朝气。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困难、每一次磨炼,都会让我们成长,让我们收获。经历磨砺的我们,回头看看走过的路,留下的印记依稀可见,一步一个脚印儿,扎扎实实,充满自信走向更前方,迎接更多的挑战。
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们将永远在你的光芒照耀下前行,心中的那一抹金红,我们会将你的光芒播撒到四方,心中的那一抹金红,你永远是我们心中最闪亮、最鲜艳的红。
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 篇2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五四运动,弘扬五四精神》。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包括中国在内的27个战胜国在法国巴
黎召开和平会议,共同讨论战后世界权力重新划分的问题。当时的中国人对
这次会议寄望非常高,因为自1840年战争以来,半个多世纪了,中国每次对外战争都是以失败、和战胜国签一份丧权辱国的和约而告终,而这次世界各国都公认我们是战胜国啊,中国总算要迎来一次翻盘的机会了。可令国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们眼巴巴企盼的巴黎和会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公理,西方列强不仅拒绝中国提出的一切正义要求,而且还背信弃义,将一战前德国强占山东的特权交给了日本,中国和其他战败国一样都是他们案板上的肥肉。
当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时,中国人民再也无法沉默了,积压在心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而点燃这个火山的就是广大的`爱国青年。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学生从北大红楼出发,齐集天安门前,“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拒绝合约签字”、“国亡了,同胞们起来”的口号声,是此起彼伏。气急败坏的北洋政府急忙出动大批军警进行镇压,逮捕学生30多人,不过学生们没有被吓倒,第二天,他们发动了更大规模的游行,很多学生还带上了行李、生活用具,表示随时准备坐牢。他们高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学生们的爱国运动很快就席卷了全国,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中外反动势力震惊了。最终北洋政府不得不妥协,答应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自1840年来第一次面对不平等条约时,大声地说不!
虽然这已经是93年前的一件事了,但每每重温这段历史,中国青年仍然会为之热血沸腾。因为它象征了一股精神,一股中国青年强烈的爱国精神。在过去战争年代,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正是凭借着这股精神而勇赴国难,慷慨赴死的。而今天和平年代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弘扬这股五四精神呢?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做有损国家利益的事情,而在国家需要时能挺身而出,相信新时代下国家更需要我们以这样的行动来实践自己对祖国强烈的爱。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同学们,不要退缩,勇敢地去担负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挑战吧,那样,我们也定能和五四青年一样创造出自己的青春辉煌。
我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高兴能代表XX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在此发言,心中甚是忐忑啊!为什么忐忑啊?因为总觉得自己还做得不够好,总觉得在座的各位老师都比在下做得好,总觉得前面的路还很长。“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啊!老教师总劝导我们,你们的事业才刚开始,我们都工作了一辈子了,所以你们得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寂寞、清贫”这两个词在当初我们选择了这份职业时就已经伴随着它了,所以我们无力避开,我们注定与此为伴,与此相依相随。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少年更不识寂寞的滋味。当我踏入大学,在那里我才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寂寞?百无聊赖,手头根本找不到值得去做的事情。我失去了充实的生活,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时光荏苒,如今我从事着我梦寐以求的.职业,我充实,我骄傲!每当我走在学校坑洼的大道上时,常会想:人生之路不正像这坑洼之路吗?有起有伏才精彩;每当我手拿篮球,望着如同月球表面的球场时,我都会想如果真在月球上多好,可以摆脱地球引力,自由扣篮了;每当我独守教学楼,听着风吟雨潇,可以任思绪飞翔;每当夜深人静,而我手持红笔,批阅作业,纵横其间,此时此刻,谈何寂寞?我对自己说,既然选择了教师,那就做一只快乐的陀螺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式的那种闲适,那种怡然自得曾经是我梦寐以求的。也许你会笑话我这个年轻人,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房价飞涨,物价上涨的时代,陶渊明还能够“不为五斗米折腰”吗?当我们拿着微薄的工资,望着房价物价兴叹时,我们能为自己的清贫骄傲吗?谁来为你的房子买单?谁来为你的柴米油盐买单?谁又会来为你的清贫买单?难道我们就得安于现状,等待救济,不思进取吗?
“穷则生变”,中国民族何尝不是在贫穷落后中崛起的,那么这注定我们要不安于现状,要迫使我们努力进取,这又何尝不好呢?既然我们还年轻,我们就有资本去搏杀,就有机会去争取更好的生活,但我们必须努力,必须奋斗,必须在寂寞中唱歌,在清贫中完成自我富足。
自我富足,不是指物质生活上的自我满足,而是指精神上的富有。不要求你学富五车,不要求你才高八斗,只要求你在闲暇之余少打麻将少打牌,少摆酒席多读书。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廉颇尚未老矣,而我们却倚老卖老。以书为友,以书为侣,这才是完成自我富足的有效途径。
寂寞、清贫将继续与我们为伴,但我们可以与书为伴,在寂寞中歌唱,在清贫中完成自我富足。我的发言仅代表本人,如有雷同,概不负责,如有讲的不到之处,敬请指点!谢谢!
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今天在这畅谈五四精神的同时,我们也来谈谈“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总体精神气质。它有着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一种超越阶级、阶层之上的全民族的精神支柱与凝聚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民族精神的民族,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历史的。一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便是民族精神的积淀史。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
一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易经》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人生信条,激励着人们为国家和民族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是对正义价值的认可与执著追求。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之一。
三是忧患意识。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有为、勤政为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感受忧患中超越忧患,并最终达到“不忧”、“不惑”、“不惧”的境界。
四是历史责任感。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秋瑾的“他年成败利钝不计较,但持铁血报祖国”,无不表现出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超越个人的衣食之利,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是一种主流意识。这些历代精英提倡和追求的各种高尚精神汇集在一起,便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世代相传的国魂意识,成为炎黄子孙的立身砥行的精神支柱,成为民族的脊梁。
【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相关文章:
关于教师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08-30
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12-28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06-08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精华)11-12
五四青年节励志教师演讲稿01-17
五四青年节教师演讲稿通用05-31
教师五四青年节优秀演讲稿07-10
教师五四青年节励志演讲稿10-25
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9篇09-29
精选教师五四青年节演讲稿4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