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演讲稿网>范文>记者演讲稿

记者演讲稿

时间:2024-10-29 15:52:47 范文 我要投稿

关于记者演讲稿范文汇编七篇

  通过对演讲稿语言的推究可以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在快速变化和不断变革的新时代,演讲稿对我们的作用越来越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演讲稿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者演讲稿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记者演讲稿范文汇编七篇

记者演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 ,很荣幸能够作为小记者代表站在这里发言。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永康市首批小记者团正式成立了。 小记者团就是一座连接社会的桥梁,通过这座桥,我们可以提早一步与社会接轨,了解更多的知识。通过在小记者团的学习和锻炼,能使我们的文笔更加流畅,也能提高我们的社会处事能力。“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用一颗智慧的心、灵动的'笔来谱写新世纪的优美乐章。通过小记者团的学习,我们一定会受益匪浅。 每当我看到报社的记者忙碌在采访现场,每当我看见电视台上的记者们手握麦克风,然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篇报道文章时,我就羡慕不已。我真想有一天也成为一名记者啊!

  今天,我是多么的幸福!我们永康市的小记者团成立了,我也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小记者!我知道,作为一名小记者,不光是一种荣耀,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从今天起,我会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用自己的笔去书写,多向我们的网站投稿,多向报纸杂志投稿。多看、多读、多想、多写,努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宣传报道我校、我市的好人好事。我相信,只要下苦功夫,就会有所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以我的实力我一定能把小记者的工作做好。

  最后,我代表永康市全体小记者们,祝我们小记者队伍越来越强大。用我们的文字向社会彰显我们积极、蓬勃、奋发向上的新时代小记者的美丽形象!

  我的话讲完了,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2

  20xx年,也是我从事新闻工作的第16个年头。重新审视过去的`一年,于我却不同寻常,因为这里有太多的时光值得我珍惜和镌刻,有太多的记忆值得我珍藏和回味。

  今年,是大冶分社四合机制改革的第一年,我真正融入记者之中,在与他们的摸爬滚打、荣辱与共之中,真切感受到他们的心跳和脉动,感知到他们的思想和情怀。

  时政部是一个年轻的团队,90前后是绝对主力军。因为年轻,记者程长珠在加班赶稿中忘记了饥饿;因为年轻,记者冯升在冒雨采访中依然感觉内心温暖;因为年轻,记者周雨婷踏着月光采访归来也倍感惬意;也因为年轻,每每接到百姓诉求,大家总能饱含激情与热情

  这些事,成为我生命中雕刻的时光,照亮我在希望中前行。

记者演讲稿 篇3

  时光如梭,转眼间又到了金色铺满山野、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在宣传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迎来了第十二个记者节。今天在这里,说说我对记者这个崇高职业的敬仰之情和对下基层采访活动的感慨。

  xx年4月,我有幸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非典期间基层采访组”到朱阳、五亩、苏村、尹庄等乡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层采访活动,距现在算起来已经整整八年了,可是,过去的事情却历历在目。

  八年中,我从记者到编辑,从下基层到固守阵地,虽然寸步不离新闻这两个字,但是,差距可想而知。有时我也想:如今山区群众的变化如何?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抽空能重回故里,听听犁牛河的.水声;看看紫石沟的风景;闻闻梁庄烟叶淡淡的清香;望一眼闫家沱郁郁葱葱的中华杜仲那该多好。从新闻里,听我们的一线记者发来报道说:朱阳不再是种烟叶、栽杜仲、发展香菇、生产紫石砚。他们发现另一支柱产业——栽核桃,而且生产的核桃在全国是挂上号的名牌产品。到了秋天,革命老区朱阳的每一个山疙瘩都是核桃的天下。八年前的苏村,一条条、一道道的村路几乎都是不到三尺宽的土路。当时,胡坡村的村民很知足的说:我们村修路了,架子车、摩托车可以进山了;段家洼的乡亲说:三门峡教体局驻村工作队给村建学校了;卫家磨的老百姓指着河滩说:这里要重修水库了;董家沟的老百姓开始种大棚菜了。

  10月26号,我和三门峡日报住灵宝记者站站长牛富江、新闻部主任周敏、金城灵宝记者屈建国一同去久别的苏村原上,眼前宽阔的水泥路、布局合理的店铺、卫生整洁的街面和扑面而来的果香让人心旷神怡。新农村建设楼房干净整齐,自来水、卫生间生活设施应有尽有。

  当年的散户进了小区;7、8个学生,一个老师,三个年纪的复式学校取消了;卫家磨变成了以灌溉、供水和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就连西红柿也被香港麦当劳快餐店包了。记者、基层、群众,我不知道能不能说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是我能明白一个道理:作为一名记者,时刻都离不开基层,到基层就必须深入群众。

  有句话说: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群众,是新闻工作者毕生学习的最好老师。我的同事们,也正是有这样的毅力和信念,他们才能扎根基层,采来了老军人义务修车的感人事迹;采来了为村民建健康档案背着设备步行山路而摔伤腿的乡村医生王帅军;采来了情系社区群众,免费为贫困老人、军烈属上门服务的好警嫂孙晓萍;还有农村第一书记的榜样张学恩、杨波、南岳武、申占军;大学生村官张少壮等等一批优秀青年干部和反映和谐社会风气的好人好事。

  我骄傲我有这份职业,我更佩服我有这么好的一帮同行记者,在少数人才知道有记者这么个节日的今天,我代表广播电台的所有编辑记者说一声:大家节日快乐!谢谢。

记者演讲稿 篇4

  大家好! 我是一名来自罗江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工作者董霄。 我 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让青春梦想绽放在新闻路上。 青春和梦想永远都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主题。年少时我就梦想着 将来做一名电视人,所以考大学时我报考了播音与主持专业,xxxx年 6 月毕业后,我来到罗江广播电视台,同学和朋友有些不解,干 嘛到一个小县城去啊?现在许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都向往大城市、 大舞台,有的为了留在大城市甚至放弃自己所学专业,但是xx 不是说了吗:打铁还需自身硬!

  我认为,对于我们才毕业的大学生 来说,想要业务精、自身硬、最终实现自己的电视梦,就必须系统 地接触了解广播电视行业,而县级电视台就是很好的锻炼平台,由 于人员有限,一个人扛起几份工作是很平常的事,上午拿着摄像机 跑新闻,中午写稿子,下午配音,晚上写活动策划,睡前备稿准备 第二天的活动内容,这些都是家常便饭。虽然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 游玩,但在采集新闻的路上,不停地尝试,不同的经历充实了我的 青春,让我有种踩在地面的踏实感。

  从第一篇不到 100 字的简讯新闻,到今天上千字的连续报道, 我从没想过原来自己可以走这么多路,也从没想过原来自己可以和 陌生人这么熟络地聊天。在这一年多的工作经历当中,我感受很多, 感受到了单位领导的关爱,同事的帮助。记得第一次出外镜,自认 为学这个专业的我不成问题,可面对摄像机拿起话筒时,我的面部 表情开始僵硬,说话变得结巴,同事安慰我说,没啥,第一次都这样,你把镜头当成自己的恋人就不紧张了。

  从第一次的结巴到今天 主持大型文艺活动,我从没想过自己可以站在上千人参加活动的舞 台上潇洒自如地主持节目,当我第一次交出粗糙的稿件时,是热情 的同事帮我润色修改,在我为找不到好的选题而苦恼的时候,也是 他们及时给我点拨提醒。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我感受了什么是关爱, 什么是责任,什么是付出。

  记得去年刚到单位时,正好赶上罗江“7·9”洪灾,台里的几 位老记者迅速出动,为了第一时间了解灾情,不顾自身的安危,深 入重灾区芒江村,我记得当时我们所在地的水位已经漫过了我们的 肚脐,而且水位还在上涨,我们新闻中心的老记者张熙,却仍站着 一动不动,扛着摄像机,就为了捕捉到重灾区第一支救援队伍的镜 头,一股水浪打来,他险些跌倒,我赶去扶住他时,只见他高举摄 像机,向我喊道的第一句话是:“看好机器!” 我隔壁办公室的彭妮娜,是电台走进乡村节目的记者兼主持人, 在她的办公桌下面,始终放着一双平底鞋,刚开始我有些奇怪,后 来才明白,那是她下乡时的专用鞋,作为对农节目的主持人下乡是 常事, 别看她文静瘦弱,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比我这个 90 后还跑得快, 跟娜姐一起下乡采访总会有农民朋友上前搭讪,向她反映家里养的 鸡鸭生病啦,地里的庄稼出什么问题了,外出打工遇到什么麻烦了 等等,娜姐总是耐心地聆听他们的心声,详细记录他们反映的情况。

  记得有一次在金山镇大井村采访,村民向东说他家的鸡苗大量死亡, 不知什么原因?娜姐立即与县畜牧局联系,请技术人员到向东家现场查看,原来是他把鸡鸭兔混养在一起造成的,针对这个案例娜姐 制作了《盲目养殖要不得》节目,之后还做了回访了解向东改进后 的养殖情况,提醒农民朋友如何科学养殖,娜姐说,做对农节目就 是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技术讲解说给农民朋友们听,他们才容易接 受。一年了,娜姐的办公桌下又换了一双新的平底鞋,她说一年跑 烂一双鞋没啥,只要我们的节目有人听,能帮到农民朋友那才是最 重要的。 还有一个人他的手机随时随地都不离身,全天 24 小时开机,无 论在单位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午夜暖暖的被窝里,他 就是我们现在的新闻中心主任杨俊。当时俊哥还是一名普通记者, 他是在去年当的父亲,记得当时俊哥的妻子已经到了预产期,这时 候正是一名丈夫最应该在他妻子身边的时候,但他就在家守候妻子 的一天晚上,新盛镇金龙村 10 组一汽车侧翻在防洪沟内,驾驶员被 困车内,急需救援。接到热线电话后,他没有打扰熟睡的妻子,立 即出发,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进行采访,并以那次事故为由头, 在《罗江新闻》中播发交通安全常识系列报道,向全县群众宣传交 通安全常识。过后我们说他应该在家陪妻子,他却说:“丈夫的责 任我确实没尽到位,但是我对社会责无旁贷!”

  我刚刚接触民生新闻的时候,觉得繁琐、累心,因为时常要下 乡,要花时间,要用精力。而我们的老记者勇哥,却时常比我们这 些年轻人精力还要旺盛,勇哥原名李元勇,因为他常跑民生新闻, 接触的人、遇到的事、处理的问题比我们任何人都要多得多,所以我们常戏称他为街道办刘主任。勇哥是个事儿妈,一次下乡采访农 业的相关新闻时,他细心的发现有几片田无人问津,打听后才得知, 这户人家的壮劳力只有父亲和儿子,儿子常年在外打工,而身患重 病的父亲不想让儿子担心,一直隐瞒着病情,在勇哥和当地村民的 劝说下,这位父亲终于到医院做了检查,结果是尿毒症!巨额的医 疗费用让这位父亲几乎放弃了治疗,而勇哥却在鼓励这位父亲坚持 活下的同时对降临在这个家庭的不幸做了报道,社会的力量是无比 的强大,不仅村镇上举行了捐款,医疗单位也表示将按政策减免部 分治疗费用。

  我始终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以自己热爱的工作为职业。我感谢 记者这个职业让我融入在感动和温暖中,给了我更广泛地了解社会、 理解这个职业的机会,对于记者而言,每一天、每一刻都是崭新的。 每天一睁开眼,我想着:哦,又是一天,一个未知的一天,这一天 我又像往常一样出门,找选题、想角度、做采访、写文章,这其中 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不可预料的情况出现,我必须时时打起精神来应 对、解决,也许辛苦就在这里,挑战、诱惑也在这里。

  当一天结束 时,我会回想着对自己说:还行,这一天我把不可能的采访完成了, 我为报道找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发现自己对苦难还会感动,对不平 还会愤慨,对英雄还会敬佩。正如我的同事说的,做新闻就像谈恋 爱,唯有实践才能抵达幸福。 我热爱我从事的这个职业,每天都会有新的挑战出现,每天出门 都有无数的未知等着我,在这个信息已变得触手可及的媒体时代里,成为“当下”的记录者,成为“历史”的见证人,我为“新闻”两 个字激动和骄傲。人生,因青春而美丽;青春,因梦想而绚烂;梦 想,因努力而闪耀,让我的青春梦想绽放在新闻路上。 谢谢大家。

记者演讲稿 篇5

  首先我要向大家做个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XXX。我是高一11班的一名学生.有个名人曾说过“兴趣、爱好充实你的人生。”因此我有很多的兴趣和爱好。我很喜欢看书,我觉得看书可以开阔我的视野和思想。我最钦佩的人是张海迪和保尔,还有桑兰。喜欢保尔的干部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执着,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生要学习他们的那种不怕困难和艰险的毅力和勇气。

  我有自信、有责任心,有积极的态度,我希望加入绿风文学社。我会用真诚、耐心、热情来把我自己看见的想到的及时与同学们分享和更多更好的为大家服务。我会思考创新、锐意进取、勤于奉献。 我会用实际行动来提高自己,服务大家。我关心国家大事,我还固定看新闻,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因为喜欢看书、旅游我的'写作水平也很不错,如果我能竞选上小记者,相信我一定可以做的很好,让我们大家第一时间知道我们身边有这么多可爱的同学。如果,我没有竞选上小记者,我也不会气馁,更不会放弃。我会继续努力、坚持我的信念,争取下一次的竞选机会。

  谢谢大家,如果支持我就把你们手中神圣的一票投给我吧!

记者演讲稿 篇6

  无论走出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作为一个怀疑主义者,我对一件事情、一份工作,评判的标准和《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类似,那就是有没有意义。

  十四年的记者生涯里,我经常问自己,农民种植粮食、工人制造汽车、教师教书育人??这些职业的意义都是显而易见的、易于理解的,那么,记者这份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平凡而又琐屑,看上去自由自在、实际上随时出发永不停歇的职业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那一年冬天,一对来自湖南的夫妇来到报社,焦急地诉说他们在长春一所大学读书的女儿小曹已经失踪多日。我一边冒雪奔走在学校、公安局、医院和志愿者之间,一边在报纸上苦苦呼唤女大学生的归来,同时心怀侥幸地构思见到女孩时要如何严厉地批评她的贪玩。可当我听到女孩跳楼自杀的噩耗,听她的同学追忆起她对大学生活的失望,听她一夜白头的父母回忆女儿在电话里对生活中种种不如意的哭诉,我觉得我的工作刚刚开始。我采访了心理学家、教育专家,写下关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失的思考,并邀请到心理医生来报社开通热线,解答形形色色的成长的.烦恼。十二年过去了,今天,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健康之网已经织就,成了陪伴心灵成长的有力“支点”。——关注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我觉得我那一天的出发是有意义的。

  那一年春天,接到某矿区周边私挖小煤窑猖獗的热线后,我和电视台的同行装成买煤的客户,费尽周折来到了被伪装成民宅的小煤窑外面,却被两名彪形大汉拦住。事先商量好的台词一下忘光了,幸亏电视台的大哥够机智,一把把我推到身后,气冲冲地指责对方:“你们吓着我媳妇了。”趁对方愣神之际,我终于影后附体,探出头来怯怯地说:“买点煤这么费劲,咱这浴池别开了吧。”于是,我们成功了,两名男子不仅带我们实地踏访了这个小煤窑,还领我们把周边几个小煤窑走了个遍,我也完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报道。后来,这一矿区得到综合治理,私挖滥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困难群众得到帮扶救助。——关注一个区域的平安和谐,我觉得我那一天的出发是有意义的。

  那一年深秋,我在一所监狱采访时结识了当时正在服刑的大刘,民警介绍说他喜欢写作,屡屡投稿却总是石沉大海,希望我能指导他写写新闻稿。他递给我一份手写的关于当天活动的稿件,一直漠然的脸上表现出既紧张又期待的神情。我采用了他写下的部分内容,对于民警转寄来的他的作品,无论是新闻还是诗歌、散文,我都认真阅读,提出修改意见,并且有选择的发表在报纸上。民警说,这件事激发了他的改造热情,他在狱中的表现一天比一天好,屡次立功减刑。直到有一天,终于脱下囚服的他扛着一袋大米找到我,他说:“孔记者,虽然你比我小十多岁,但你是我最尊敬的人,你给绝望中的我带来希望,你放心,就算为了不辜负你给我改的稿子,今后我也要做正当的生意赚钱。”——关注一个人的命运转折,我觉得我那一天的出发是有意义的。

  时光荏苒,我关注的目光因岁月的洗礼而更加深沉。从一个人的欢笑泪水,到一家企业的盈亏沉浮,再到一座城市的幸福活力,作为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我走遍了我所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城市乡村,亲眼目睹了她的扬帆远航、日行千里。作为时代的记录者,我和我的同行们忠实记录了地震、洪水面前的众志成城;奥运圣火点燃、神舟翱翔九天时的百年梦圆;全国两会上吹响的复兴号角;联合国大会上传递的中国声音。作为航程的瞭望者,我们还将时刻心怀家国梦想,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壮丽篇章,守望我们深爱的祖国一路平安。——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广泛而直接的参与社会进程,我觉得我的随时出发是有意义的。

  但仅有意义,并非全部。

  今年5月的一个清晨,我从梦中猛然惊醒,时钟的指针让我如坠冰窟,“我的采访迟到了”,这个令人恐怖的念头划过脑海的瞬间,我以最快的速度跳下床,胡乱地套上衣服。被惊醒的爱人赶紧拉住我:

  “我记得昨天夜里临时通知这个采访取消了。”我用颤抖的手抓过手机,使劲地翻阅通讯记录,前一天夜里十点,我的主任的确给我发来了该采访取消的通知。我一下子瘫倒在床上,甚至没有力气脱下穿了一半的裙子。我把脸埋在被子里,与后怕相携而来的是一阵阵懊恼,当记者十多年了,为什么面对工作还这么紧张、这么不从容?后来我在聆听一位前辈的演说时终于明白,那说明我依然敬畏着这份职业。正是这样的对职业的敬畏之心能够让我对新闻工作始终充满热忱与投入,让我铭记 “无论技术多么娴熟都不能取代内心的真诚”,让我无论走出多远,都不会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记者演讲稿 篇7

  作为网站记者,整天为增加流量到处搜寻名人、富人、达人来吸引网民,是否因习惯了眼球效益而变得庸俗了呢?在网络这个鱼龙混杂的舆论场中,有没有一种清新的声音,让人脱离浮躁,追求崇高呢?网络的正能量在哪里?这些问题,困扰着刚刚采访完郭明义的东北新闻网新闻部副总监李理。

  在采访郭明义之前,李理心里在嘀咕,“传统媒体已报道了那么多,在网上写郭明义能有人看吗?会带来流量吗?”李理对网络记者这一职业认知的转变,源于郭明义精神的感动,也是记者自我反思、追求进步的'一个缩影。

  从鞍钢回来后,“我真正懂得了支撑着他走过30多年的信念,那是来自他对共产党员这个身份的坚守。”李理坚定了自己的方向,他说他一个网站“小”记者,就是要把“大”人物郭明义的感人故事在网上传递,就是要将正能量在网络播撒。

  “那我该怎么办?怎样才能把老郭的精神,告诉给更多的人呢?”李理想到了微博,对,“微博需要老郭,老郭也需要微博”。20xx年3月25日,郭明义实名微博开通了。李理手把手地教他拍照片、发图片,一起商量怎么写好微博,“我要让老郭成为网上真正的红色‘大v’。”

【记者演讲稿】相关文章:

记者演讲稿范文09-04

记者节演讲稿范文11-22

记者自我介绍演讲稿01-29

小记者演讲稿精品01-09

记者自我介绍演讲稿4篇01-29

关于庆祝记者节演讲稿范文06-30

好记者讲好故事主题演讲稿范文01-11

新闻中心记者站长竞聘演讲稿07-21

(精)好记者讲好故事主题演讲稿范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