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端午节演讲稿(通用10篇)
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演讲稿会更加事半功倍。在当今社会生活中,能够利用到演讲稿的场合越来越多,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纪念端午节演讲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1
老师和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日,我演讲的主题是迎接端午节。
端午节的起源有很多传闻,其中纪念屈原这一说法最为广泛。屈原是中国古代宏大的爱国诗人,生于20xx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他诚恳、博学、才华横溢,在楚国占有重要地位。
由于他主见坚决反对秦的侵略,他遭到了攻击和排斥,并被楚王赶出宫廷。屈原悲愤万分,在流亡途中写了很多爱国诗,其中最闻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军占据了楚国首都,看到国破家亡,屈原特别哀思,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着石头跳进了汨罗江。
人民特别爱戴屈原,听到他自杀的消息,纷纷划船到江中抢救屈原的遗体,却找不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坏屈原的遗体,于是把米饭转进竹筒,扔到江里,喂食鱼虾,从而爱护屈原的遗体。
从那时起,每年五月初五,人们会自发来到河边哀悼屈原,还会把船划入波涛汹涌的`江中,象征着人们争先恐后抢救屈原的遗体,借此寄予对屈原哀思。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南方形成了端午节龙舟赛习俗。因此,端午节已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20xx年以后的今日,我们不像屈原,我们生活在一个旺盛的中国。国家富强,人民华蜜。在这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应当知道,我们的华蜜生活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宽敞光明的教室,珍惜我们学习的机会。
最终,给全部的同学送上一个句子:“玉可碎而不行改其白,竹可焚而不行毁其节”。我们要珍惜今日的生命,相互激励,相互报答。照看好你的父母。最终,祝同学们期末考试成果志向,端午节开心。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2
友爱的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想必大家都比拟熟悉吧,这应当是辨识度最高的传统节日之一了,提到端午节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屈原、粽子和龙舟了,这一点也正是我想说的,则作为学生应当如何对待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呢?或者说应当如何为端午节的风俗按照时代的进展而有所长进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说说自己的一些态度吧。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来说,不能够将目光仅仅停歇在粽子上面,我觉得我们可以举办一个端午诗词竞赛,这才是最适宜学生的过节方式,大家可以收集一些与端午有关的诗词,结合古人的观点进行验证,对于端午传统中的优秀局部自然是要继承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在端午节当天去实施,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件多么富有文学气息的事情,在端午节朗读抄写关于端午的诗词,感触在当初的环境下的感想,这些优秀的思想不仅仅须要继承,也须要发扬下去,其实这件事情做起来是很简单的,大家上网便能够查询到,也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
另外我们可以在假期尝试自己做粽子,这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也是瞻仰劳动人民精神的最好途径,身为学生自然不能够成为一个四肢不请、五谷不分的人,吃粽子之前要了解粽子的原材料,怎样搭配才比拟好吃,粽子又有着哪几种做法,大家都可以尝试着去了解一下,不能够在端午假期之中虚度光阴,要度过一个故意义的端午节,因而大家要学着自己去做粽子,尽管可能做的不好看,也可能做的不好吃,但毕竟是自己亲自包的粽子,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一定要比在外面买的要故意义得多。
端午节这一天也要记得多陪陪家人,不要将时间都花费在电视和手机上面,难得一个假期,可以听爷爷奶奶讲一讲端午节的.一些故事,了解一下他们小时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也可以问一下爸爸所在公司的端午节有着哪些福利,还可以在这一天帮忙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和家人产生隔膜,端午节不就是可以用来增进家人情感的共同话题吗?
大家觉得我的这些主意如何呢?其实无数事情我们都明白,只是没有想到这方面去,因而也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不平庸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话题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那几种。
感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3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端午节,现在的已经作为我国法定假期了,这充分证明我们要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增强了许多。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然而,随着中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不再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圣诞节”“愚人节”这样的节日,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中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文字,当代青年有几个熟识并能运用繁体字?连文字都不认识又如何了解古代文化?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国外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中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中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传承。同学们,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华夏文明在中国彻彻底底的红火起来吧。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4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
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
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
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
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端午节吃粽子,这是
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
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
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
,
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5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想必大家都比较熟识吧,这应该是辨识度最高的传统节日之一了,提到端午节想必大家最先想到的便是屈原、粽子和龙舟了,这一点也正是我想说的,那么作为学生应该如何看待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呢?或者说应该如何为端午节的习俗根据中代的发展而有所进步呢?下面由我来向大家说说自己的一些看法吧。
首先作为一名学生来说,不能够将眼光仅仅停留在粽子上面,我觉得我们可以举办一个端午诗词比赛,这才是最适合学生的过节方式,大家可以收集一些与端午有关的诗词,结合古人的观点进行验证,对于端午传统中的优秀部分自然是要继承的,这一点大家可以在端午节当天去实施,可以想象一下这是一件多么富有文学气息的事情,在端午节朗诵抄写关于端午的诗词,感受作者在当中的环境下的感想,这些优秀的思想不仅仅需要继承,也需要发扬下去,其实这件事情做起来是很容易的,大家上网便能够查询到,也能够陶冶自己的情操。
另外我们可以在假期尝试自己做粽子,这不仅仅是一项生活技能,也是瞻仰劳动人民精神的最好途径,身为学生自然不能够成为一个四肢不请、五谷不分的人,吃粽子之前要了解粽子的.原材料,怎样搭配才比较好吃,粽子又有着哪几种做法,大家都可以尝试着去了解一下,不能够在端午假期之中虚度光阴,要度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因此大家要学着自己去
做粽子,尽管可能做的不好看,也可能做的不好吃,但毕竟是自己亲手包的粽子,通过自己努力得来的东西肯定要比在外面买的要有意义得多。
端午节这一天也要记得多陪陪家人,不要将中间都花费在电视和手机上面,难得一个假期,可以听爷爷奶奶讲一讲端午节的一些故事,了解一下他们小中候是怎样过端午节的,也可以问一下爸爸所在公司的端午节有着哪些福利,还可以在这一天帮助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和家人产生隔阂,端午节不就是可以用来增进家人情感的共同话题吗?大家觉得我的这些想法如何呢?其实很多事情我们都明白,只是没有想到这方面去,因此也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完全可以度过一个不平凡的端午节,端午节的话题可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那几种。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中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中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中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中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7
同学们,教师:
大家好!我是xxx!马上我们迎来的就是端午节,听到这个节日大家应当都很熟识吧。但我还是要为大家介绍介绍!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十二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天等。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吧!归纳起来,也许有几点吧:
一,纪念屈原,屈原是楚国诗人,他在这天汩罗江殉国。
二,迎接伍子胥,当初人们把伍子胥视为河神。
三,纪念孝女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初她惟独十四岁,每日每夜沿江痛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她父亲的尸体。
四,迎涛神,伍子胥含冤死后,化为涛神,后来人们把伍子胥的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节我们会吃粽子,都是用艾叶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乐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种无数,有蛋黄粽,有肉粽,还有蜜枣粽等。我们还会在端午节这一天划龙舟,划龙舟是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龙舟不是一个人在划,而是十几个人一起划,有一个人在前面击鼓。龙舟的形状更是美轮美奂,格外精美,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们都是精雕细琢。我们还会看到街上的妇女都带领艾虎,人们认为艾虎可以驱邪,小孩子们还会戴着香囊,可以驱避毒虫。今日就讲到这里了,端午节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绍喽!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8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的狂欢,习惯了在“”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端午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的关注,赋予中国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9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缅怀屈原》。暮色苍远,心绪蜿蜒,有谁在演讲时刻注视着你?麦子金黄,演讲艾草幽香,有谁在时刻聆听演讲着你的呼吸?冷艳的孤寂、凄切清冷的时光,在炙烤演讲着你滴血的心。迷失的渔火,重演讲新点燃你对未来的期盼。
端午是竹叶的色彩,端午是艾草的青涩,端午是屈原的祭日,端午是人们永远的牵挂!
端午,白日,枕着艾草做梦
我的胃里,一个蜜枣的粽子,正试图和古代息息相通三千年前的'粽子不是太甜,是太苦,需要用汩罗江的水来解苦但滔滔江水太远,救不了近渴
就是今天,一个声音告诉我,我是屈原的孩子我的笔应该和屈原的血脉相连
但是我怎么也写不出
一只粽子如何香飘十里
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
笛声悠远,麦子饱满,汩罗江边,先生那愁苦悲愤的面容,记忆犹新。
兴楚无望,为保高洁,你愤然跳入汩罗江。你那悲壮的一跃
让泪流满面的诗句,飘散成绵延千年的梅雨,淋湿了后人的思念
滔滔江水化作奔涌的激流,你大笔一挥,《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的诗篇,而你独自踏浪而去,让好多记忆日渐冷却,只留下一圈圈涟漪,荡漾成五月的一个风俗
至今还依然震撼着世人的心灵。
端午节,传承了一种情怀,悲壮而凄美,气吞山河。它向世人所传达的,是一个诗人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高尚风格。端午节,沉淀了一种精神,厚重而坚固,历久弥新。它向世人所阐述的,是一个勇士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伟大壮举。
两千多年以来,端午节所特有的这种情怀和精神,从来未曾改变……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10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车注。”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
端午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他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中华文明需要我们共同去传承!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相关文章:
小学生纪念端午节演讲11-14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10-08
端午节纪念演讲稿08-25
端午节纪念演讲稿08-31
纪念传统端午节演讲稿10-10
纪念端午节主题演讲稿07-10
纪念端午节演讲稿(热门)09-26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演讲稿03-29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08-29
端午节纪念屈原演讲稿12-19